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662583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执勤点制度改革几点思考 近几年,随着XX县区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XX县区交通硬件设施的改善,XX县区的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而随着农村机动车数辆的增加和道路条件的相对改善,在省、县道和乡村道路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却呈多发态势,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在目前,乡镇道路等级差、交通设施不完备,车辆性能差、老旧、劣种车辆多和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平安意识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性提高的现实情况下,对乡镇执勤点的勤务制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 一、原有的勤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交通管理点多线长面广,交警在治理辖区主干线的交通秩

2、序的同时,对偏远乡镇的交通平安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形成了乡镇交通管理中的盲点和死角,造成了交通平安管理“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2、有的乡镇党委、政府对交通平安管理重视不够。一些乡镇的党委、政府认为交通平安管理是公安交警部门的事情,对公安交通管理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做到协调和解决,有的还干预正常的交通执法活动,没有形成乡镇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形势,造成了交警部门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 3、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民警对正常的勤务已疲于应付,习惯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思路不清、缺乏主动性,未建立起根据辖区道路交通平安形势而变化的勤务制度,在路面勤务中不知从何做起、要做什么,造成了交

3、通平安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被动局面。 二、勤务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 1、切实加强当地党委、政府对道路交通平安工作的领导,推行乡镇道路交通社会化综合治理。政府部门要将交通平安管理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开展的“平安创立活动,成立相应的道路交通平安社会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把交通、农机、工商等相关部门和各村列为小组成员。同时,应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分工,交警部门主抓路面行车秩序管理;交通部门主抓车辆非法载客、营运;工商主抓占道摆摊设点、违章占道;村庄做好“交通平安村建设,做交通平安管理的助手和信息联络员;使各部门既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形成乡镇交通平安管理“政府统揽、交警主抓、部门参

4、与、群众配合的机制。 2、科学安排、调配警力,通过建立灵活、多变的勤务时间和合理的勤务方式,实现对辖区路段的全方位的监控。近年随着国家对交通投入的加大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道路通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二轮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增多,车辆速度明显提高;但是,农村道路为平面交叉混合道路,两侧学校、村庄多,交通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不全,加之交通参与者交通平安意识不高,无证、无牌、酒后驾驶、超载滥载等违法行为较为普遍,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平安隐患。在面对乡镇交通管理工作形势复杂、任务重而警力往往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搞超负荷运转的疲劳战术,也不能对现状听之任之、无所作为,而要在把警力最大限度的压向路面的前

5、提下向科学、合理的勤务安排要警力,做到路面勤务不放松和民警合理休息相结合。在具体的勤务时间上,首先要重点保证车流顶峰时段路面车辆行车有序。要对辖区车辆通行顶峰时段进行统计和预测,加强顶峰时段的路面监控力度。同时,针对与交警打“时间差、“游击战的驾驶人,要灵活的调整勤务时间,解决星期五下午、星期六、星期日路面见警率不高的问题,在规律性的根底上表达灵活性,对心存侥幸心理的驾驶人形成威慑力。在勤务方式上,采用动态巡逻与静态纠违相结合,以动态巡逻为主的勤务模式。把握辖区交通流量大、违法行为突出的“主干线,通过线的巡逻、监控串点,逐步向各支线延伸,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道路交通平安防控体系。在勤务时间、

6、方式调整的根底上,要注重做到“四个结合,即:白天管理与夜巡制度的结合,经常性治理与阶段性专项治理的结合,定点管控与流动巡逻查纠的结合,处分与宣传教育的结合。 3、在勤务目的上,实现由过去的单纯的路面执法、路面监控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以“降事故、保平安为目的的勤务制度的转变。乡镇民警奋战在交通管理的第一线,要牢固树立“少死伤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效劳的思想,树立“事故可防性的观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日常的勤务过程中。在以往的勤务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警车上路了,执勤民警却不知要从何着手,见到什么违法行为就查处什么违法行为。工作是做了不少,纠违率也上去了,但在实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目标上却收效

7、甚微。因此,勤务制度的制定应建立在对辖区的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分析的根底上,针对事故发生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违章、重点车型,有目的地调整勤务时间、方式。例如通过对往年的事故分析,得出星期六、星期天的2023时至12时事故多发,即要调整警力,加强该时段对事故多发的危险路段的巡逻监控,查处导致事故多发的重点车型和重点违法行为,从而改变勤务制度的盲目性,实现预防事故、减少伤亡的最终目的。 4、制定恶劣气候和特殊情况下交通平安管理应急预案,有效组织特殊情况下的勤务制度。乡镇交通管理往往面临的是地理气候条件恶劣、道路等级条件低、车辆技术状况差的客观情况。做为乡镇交警执勤点应未雨绸缪,通过制定预案,在遇有恶劣气候、自然灾害、严重交通堵塞、重、特大交通事故时,通过采取现场先期处置、限制通行、疏散人员等措施,启动应急勤务方式,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 5、以民警绩效考评为根底,建立科学的勤务考核制度。通过对民警的执行勤务标准、勤务纪律、管事率等进行量化评分,做为各项考核的根底。同时,应在“从优待警上应加大对乡镇一线民警的倾斜,改变基层民警中存在的“反正我都已经在乡镇,干不好也没什么的不良倾向,建立鼓励制度,从面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