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65971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热和冷却2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加热和冷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能够通过给铁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外,也会改变物体的体积。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动手实践,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3、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

2、: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使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学生设计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准备】1、“小喷泉”、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铁球、铁圈等)、酒精灯、火柴、实验记录表、水槽、热水、湿抹布2、为每组准备:烧瓶、玻璃管、有孔的橡胶塞、冷水、热水、蓝墨水、塑料杯、气球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激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过“加热和冷却”的哪些知识,大家还记得吗?生:一些物体加热后变成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如:糖、巧克力、雪糕、冰生: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态发生变化。生:师: 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影响物体的形态以外,还会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

3、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第3课加热和冷却(二)(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研究空气和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1、“喷泉实验”,引出疑问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看到过喷泉吧?(见过)喷泉喷出的水柱怎么样?(很好看)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做了个“小喷泉”,大家看:老师在烧瓶里面装了一些红色水,用橡胶塞塞紧瓶口,现在老师往这个烧瓶上倒热水,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喷泉实验”:水从玻璃管中喷出来,形成一个小喷泉。)师: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生:我看到水从玻璃管中喷出来了。师:其他同学呢?生:我们也是看到水从玻璃管中喷出来了。生: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生:水是怎样

4、出来的?可能和什么有关?生:2、大胆猜想,提出假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猜想对于科学研究非常重要,我们的很多科学研究都是从大胆的想象开始的,那谁能来猜想一下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 “小喷泉”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奥秘呢?生:我认为往烧瓶上倒热水,让烧瓶中看不见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才使里面的水喷出来。生:我认为往烧瓶上倒热水,让烧瓶中的水受热体积变大了,才使里面的水喷出来。师:现在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有的是猜测烧瓶中看不见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使里面的水喷出来、有的猜测烧瓶中的水受热体积变大使里面的水喷出来。(板书:空气 水)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呢?生:做

5、实验。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小组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可以在实验记录单中画出你们的想法。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最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师: 好的,各个小组都设计好了实验方案,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方案。水组: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把水装在烧瓶里,然后放在热水中加热,看水是否高了。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把烧瓶中装满水,然后放在热水中加热,看水是否满出烧瓶。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把烧瓶中装满水,然后塞上有吸管的橡皮塞,再放在热水中加热,看吸管中的水是否升高了。师:我们来说说水组的方案

6、,哪各组得比较好呢?生:第一种方法没在烧瓶中装满水,空气会干扰实验结果,水面太大,微小的变化会看不到,观察到现象太难,不明显。生:第二种方法水跑出了烧瓶,有可能现象不明显。生:第三种方法较好。师:所以水组可以采用把水装满烧瓶,然后塞上有吸管的橡皮塞,然后放在热水中加热的方法来验证。空气组: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在空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我们就会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用冷水浇又会瘪下去。 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取一个带橡胶塞的烧瓶,用滴管在玻璃弯管中滴入红色的小水柱,把空气封住,再用手握住烧瓶,加热烧瓶内的空气,看到水柱往外移。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用瘪乒乓球,放入热水,看到乒

7、乓球鼓起来。生: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将烧瓶倒插在水中,用手捂烧瓶,看到有气泡从烧瓶中冒出。师:空气组的同学说了很多方案,这节课老师只提供了一种方案的实验材料,其他的方案大家可以课后自己研究。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烧瓶、玻璃管、有孔的橡胶塞、冷水、热水、蓝墨水、塑料杯、气球。4、小组实验,交流现象师:现在小组讨论自己组需要的实验器材,填写在报告单上,讨论好了组长来拿。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领取实验器材。师:小组长都领取了自己组的实验器材,现在先放好,我们先来说说在实验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说,师总结。出示:温馨提示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3、热水温度很高,请注意

8、安全。4、玻璃仪器轻拿轻放,不要碰撞。 5、实验后收好实验材料。(生实验并记录,师倒热水后,巡视指导)师:好了,各组的实验都做完了,请各组的操作员把实验材料都放好,现在我们来说说在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空气组:生:在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我们就会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放入冷水中又瘪下去。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生:把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里的空气遇热体积变大了,就让气球鼓起来了,又把烧瓶放入冷水中,烧瓶里的空气遇冷体积变小了,就让气球瘪下去了。师:所以我们知道了:空气遇热时,体积膨胀了,遇冷时,体积收缩了。水组:生:我们发现烧瓶放入热水中后,玻璃管里的水位上升了;烧瓶放入冷水

9、中后,玻璃管里的水位下降了。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生:把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里的水遇热体积变大了,就让玻璃管里的水位上升了,又把烧瓶放入冷水中,烧瓶里的水遇冷体积变小了,就让玻璃管里的水位下降了。师:所以我们知道了:水遇热时,体积膨胀了,遇冷时,体积收缩了。师:现在谁能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一下“小喷泉”里隐藏的科学奥秘?生:烧瓶里面装了少量的水,当热水倒在烧瓶上时,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了,占据的空间多了,就将下面的水压入玻璃管后喷出来,形成喷泉。师:同学们注意过吗?我们生活中的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的。师:大家知道温度计怎样发明的吗?出示课件(二)认识加热和冷

10、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1、引发疑问,作出猜测师:同学们,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刚刚学习了它们“加热和冷却”后体积会发生变化,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固体加热或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生:固体加热或冷却后会不会和空气和水一样,体积会发生变化?师:是啊,固体会不会也这样呢?大家看,(出示“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老师这里有个铁球,认真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铁球能从铁圈中通过。师:现在我们猜测一下铁球加热或冷却后会有什么变化?生:我认为铁球加热后不能从铁圈通过。铁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后,能通过铁圈。2、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师:真的会这样吗?现在老师就演示给大家看看。师:老师用酒精灯给铁球加热,大家耐心等

11、待。几分钟后,师演示铁球过铁圈,发现铁球不能从铁圈通过。师:现在老师再将铁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再看看它能否通过铁圈?几分钟后,师演示铁球过铁圈,发现铁球又能从铁圈通过。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铁球加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收缩。师:所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师:为什么是绝大多数物体因为水在4以上, 在0以下变成冰后,会热胀冷缩。水在0-4之间,正好相反,会热缩冷胀。三、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思考: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影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一想,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会使乒乓球鼓起来。弯曲玻璃管炼钢预留铁轨缝隙夏天车胎打气时不能太足,不然容易爆胎。钢笔帽或者瓶盖拧不开时,可以放入热水中烫一下,就好拧了。2、畅谈收获:1、通过对加热和冷却的研究,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2、对于加热和冷却,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3、课外拓展:1、为什么夏天架电线时架得松一些?2、水烧开后为什么壶盖会顶上来,壶嘴会有水溢出来?板书设计: 空气(液体) 3、加热和冷却(二) 水 (气体) 体积热胀冷缩 铁球(固体)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