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65943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乡的河【民间文艺】:故乡的河李建臣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无为县,她的名字叫庄陈村。因为她地处长江之滨,村子周边是沟渠纵横,河流水塘。村子依水而建,四面环水,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仅有东面和北面两条道路通向外界。包围村子的是两条蜿蜒曲折绵延数里伸向远方的小河。这两条长年奔流不息的小河不仅灌溉着农田,滋养着父老乡亲,更陪我度过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儿时快乐时光。 每年油菜花盛开过后就到了梅雨季节。那时天空连日阴沉,雨水不绝,时大时小,一个多月都难见晴天。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平时温柔的小河变得像一只脱僵的野马肆虐起来。河水的暴涨,使低洼处的稻田和村子通向外界两条道路全部淹没,这时的村子完全成了飘荡在水中的一座孤

2、岛。虽然大人们个个愁肠百结,然而对于我们孩子来说确是件高兴的事。河水暴涨和泛滥时,我们喜欢光着脚丫,挽起裤腿,顺着被淹没的道路趟水上学,每次趟水都是那样的刺激,兴奋和冒险乐趣。随之而来的是河里的鱼儿变得欢快起来,它们成群结队携儿带女地从小河深处全部跑到淹没的稻田里媳戏追逐,特别是河里的鲫鱼最喜欢顺着稻田里缺口流水处使劲往稻田里窜跳,这时也是捕它们的最好时机。于是,我从家里找来鱼叉,提着鱼篓,顺着稻田田埂四处搜寻,因为稻田里的水很浅,鱼儿大多能看见,我就用鱼叉叉鱼,一叉一个准,一般都能叉到十几条大鲫鱼呢。 梅雨过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盛夏来临,小河开始成了我们孩子们媳戏游乐的天堂。我和伙伴们为了

3、避暑,一有空就跑到小河中洗澡。在洗澡时,十几个小伙伴分成两伙互相打水仗,向对方斛水,边斛水嘴里还不停地大声地欢笑叫骂着对方。水仗打够了,我们又开始在小河里比扎猛子比赛,看谁扎得深扎得远,主要是比谁在水中憋气时间最长。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一个猛子能扎出五十多米远,把小伙伴们羡慕坏了。有时,我们还在小河里比赛谁游泳游得快,大家在水中排成一排,一声令下,十几个人猛打着水花,仰泳、狗刨、蛙泳什么姿式都有,反正也没人规定样式,这时河水被我们搅得兴奋得唱起了歌,河里到处洋溢欢快的气氛。在河里闹够了,我们小几个伙伴还向鬼子一样,悄悄地跑到人家香瓜地里偷香瓜吃。熟透了的香瓜皮呈金黄色,用手砸开后,一股香气扑面而

4、来,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故乡的香瓜,我的嘴里就想流口水。 故乡的小河通向长江,所以水产真丰富,不仅盛产鱼虾蟹,还盛产河蚌和螺蛳等贝类。河蚌和螺蛳肉是可以食用的。记得那时夏天,我一有空就从家里拿着澡盘来到小河里,边洗澡边沿着河床淤泥摸起了河蚌和螺蛳。小河里的河蚌主要有石河蚌和三角蚌两种,石河蚌是一种胖乎乎的,外形不怎么好看的一种当地产的河蚌,俗称告子。而三角蚌则是引进的一种江蚌,外形好看,还能产珍珠。那时,我们村里曾经集体养过这种三角蚌,用来培育珍珠卖。螺蛳在我们那里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一种东西了,这种东西最喜欢群居在一起,也是鸭子们最爱吃的食物。我们村里人一般捕捞回去后就用大锅煮熟,然后用缝衣针把

5、它的肉挑出来当饲料喂鸭子,鸭子们吃了这种饲料后个个都长得溜光肥胖的。这种螺蛳肉还能和韭菜炒着吃,味道也相当不错,是我们当地人的一道美味。有时我还找来家里的推网顺着河床底进行推网捕捞,一网上来满是螺蛳,真是棒极了。 除了摸河蚌和螺蛳外,我还喜欢在小河里钓黑鱼。黑鱼又称乌鳢,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喜欢吃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因为这种黑鱼味道鲜美,所以也是故乡人爱吃的一种鱼。黑鱼喜欢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有时也来到水面晒太阳,它胆子特小,遇到一点动净立即逃得无影无踪,捕捉它很不容易,但自有捕捉它的办法。我用砍来柳树条做成长约1米2左右的钓杆,因为柳树条做的钓杆柔性好不易折断,一

6、旦黑鱼被钓到,任凭它力气多大,怎么折腾都是无法逃走的。再找来非常结实的尼龙线系上专用钓黑鱼的钓钩,然后把线拴在柳树条顶端,这样一根钓黑鱼的钓杆就做成了。通常,我会做上40到50根钓杆的。最后还要挖来蚯蚓做黑鱼的诱饵穿在钩上。然后我沿着河边每隔十米左右就插上一根钓杆,这样就可以守株待免钓黑鱼了。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能钓到四五条大黑鱼,足够家里人美餐一顿。 故乡的小河里,还生长着菱角。菱角在我们那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一个水产植物。它的叶子形状似菱形,开着鲜艳的黄色小花,结的果子肉能吃,果子外壳长有四支尖锐的角,所以俗称菱角。它的生长力极强,只要在一片水域种上几株,来年肯定一大片水域都长满菱角。菱角是

7、一种坚果,躲在长着密叶下的水中,必须把它的全株拿起来倒翻才能看得到。在刚长成时,它的果子壳比较软,容易掰开,肉味鲜甜。而一旦长成熟透后,果子壳就变得非常坚硬,那时用手是很难掰开的,只得摘回去煮熟后才好吃。刘禹锡还写了一首采菱曲称赞菱角,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每年一到菱角生长时,我就天天盼着它快点结果子,一放学回家就跳进水里,把它翻过来看看有没有长大的,如果有顺手就摘下塞进嘴里吃了。有时我还找来圆圆的座盘,划到菱角塘中进行采摘,一摘就能采上一大筐,拿回家然后慢慢品尝。 如今,我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很难有机会再和小河亲热了。但小河里儿时欢快的时光却经常在梦中回想。现在每每我想起和小河在一起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 作者简介:陈竹林,男,1972年3月出生,笔名文超。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自2021年以来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及文学稿件500余篇。 赞(散文编辑:江南风)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