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6576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历史.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淄博一中高2011级高三学年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 历史试题 2013.10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第卷共6页,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2武则天当政时期部分年份的中举者出身表(单位:人) (据王定保:唐摭言)基于当时“能进入国子学的几乎都是勋贵和高级公卿子弟”的情况,上面表格意味着A武则天政府依靠门第选官B唐朝中央政府高度集权C科举考试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失去了选拔人才的功能D扩大统治基础需要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合理化3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

3、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4“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5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有科举制度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 理学的兴起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A. B. C.

4、 D. 6.有学者指出: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以下选项能够体现古典民主“幼稚”的是A.大国众民型民主B.全体成年人的民主 C.男女平等的民主D.一种直接民主7.“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段分析认为雅典民主A是奴隶主贵族的专政B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C受到道德和规则约束D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8.下图是1845年到1850年发生的反清起义次数示意图(根据罗尔纲教授的太平天国史稿绘制

5、),这张图片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C.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自然经济解体9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 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10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临(John Green)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5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

6、重大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11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2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显明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13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

7、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14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其中“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的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1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8、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6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立场C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 D进行武装起义的决定17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C有

9、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9.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春联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深厚 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A B C D20.“(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

10、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1“他们相信人人平等,希望在生产过程中用合作代替竞争。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是卡尔马克思的追随者,这样的想法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是指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B启蒙思想家C空想社会主义D中国的新文化人士22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机构”是 A资产阶级

11、临时政府B沙皇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军事革命委员会23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掘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24.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

12、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局面的出现25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他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6右图是民国八年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一幅时政漫画。漫画形象地反映出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北洋军阀政府迅速倒台27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义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

13、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28.“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9有学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存在 B南北半球经济发展悬殊C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D工业与农业文明的差异30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A英国:他们企图吞并英国的煤钢工业B美国:这是对美国的公开挑战C德国:将促使欧洲大陆两大宿敌的和解D苏联:这将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31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