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65583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炒股必备学好顶底分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型走势由各种级别的走势类型构成,某级别走势类型分为趋势和盘整,区分级别以及趋势和盘整的标志是中枢,确认中枢的方法有三种:1、自定义次级别中枢,依此递归。2、笔,依次递归。3、线段,依此递归。缠论花了大量篇幅来介绍笔和线段,因为这是构筑中枢的基础,虽然我认为这两样东西可有可无,但是这两样东西也是相当重要的,除了构筑中枢外,通过它们,还可以窥探缠论的各种相通的地方。如果认为精确分笔分段,能够精准找买卖点,精准当下的话,那我建议别费这个心思了,因为不可能!走势也不可能完全被精确,它总有出格的时候。所以,笔和线段,只是一种工具,它并不具备预测功能,关键是如何用它们构筑中枢,以及在笔和线段的概念中发掘

2、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而这套操作方法,和预测完全无关,我们只是跟着图形的节奏在走罢了。我试着把自己对笔和线段的理解给写出来,希望能够让被它们缠住的朋友从中走出来,去窥视缠论的全貌。可以这样说,缠论的重点,关键,都在62课之前,读懂前62课,才算读懂缠论,缠师安排的课程顺序是非常有道理的,先窥全貌,再探细节。比如第17课,一篇走势必完美,就把缠论的框架给展现了出来,关键是,你能否看懂?前面62课,根本没有笔和线段,缠师照样分析走势!网友重新整理过的顺序反而不好,因为很容易让人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圈。 在介绍笔和线段之前,首先要明白一个重要概念:分型! 上图每一条线都代表K线,不区分阴线阳

3、线,也不管是否有上下影线,只看最高点和最低点。左图,中间K线的最高点,大于其相邻两根K线的最高点,中间K线的最低点,也大于其相邻两根K线的最低点,这就是一个标准的顶分型,中间K线的最高点,就是顶分型的顶。 右图,中间K线的最低点,小于其相邻两根K线的最低点,中间K线的最高点,也小于其相邻两根K线的最高点,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底分型,中间K线的最低点,就是底分型的底。 分型,是除走势类型之外的另外一种自同构性结构,任何周期图的走势,只要发生转折,必然出现分型,换言之,分型是连接走势类型和走势类型之间的走势。比如,一个上涨加下跌的连接处,必然有顶分型,其上涨的结束点和下跌的开始点,就是顶分型的顶。一个

4、下跌加上涨的连接处,必然有底分型,其下跌的结束点和上涨的开始点,就是底分型的底。要注意的是,转折,必然出现分型,出现分型,不必然会转折。 这是大盘近期的日线图,其中红箭头是底分型,绿箭头是顶分型,其中,1点的底分型,向上延伸出了力度,这个底分型是有效的,2点的顶分型,没有向下延伸出力度,故这个顶分型是无效的,3点的底分型是有效的,4点的顶分型是无效的,5点的底分型是有效的,6点的顶分型是无效的。另外,图中方框处,反复出现顶底分型,两种分型都不延伸出力度,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横盘走势。如果站在分型的角度看走势,无非两种情况,出现分型,并延伸出力度。出现分型,没有延伸出力度,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走势就

5、是单边,第二种情况,走势就是横盘。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分型是否会延伸出力度?关键是看分型出现的位置和分型本身的力度,大力度的分型,通常会延伸出力度。只要是延伸出力度的分型,必然会出现针对该分型的第三类买卖点,如图中圆圈A处,该K线内部,就出现了针对5点这个底分型内部中枢的三买。B处K线内部,出现了针对6点这个顶分型内部中枢的三卖。(未完待续)一个标准的日线顶分型(先不考虑包含关系,包含关系的处理方法和本质会在以后慢慢奉上),在小周期图上或者分时图上,会有三次上冲的过程,这三次上冲的高点,分别是顶分型三根K线的各个顶点,第一次冲高回落之后开始第二次上涨,第二次的高点超过第一次的高点,经过回落之后

6、进行第三次上涨,第三次上涨的高点,没有超过第二次,且之后的回落跌破第二次上涨的起点,就构成了一个顶分型。一个标准的顶分型,必须经过这三次冲高,第三次冲击新高失败,且之后的回调跌破第二次上涨的起点,这三个步骤才能确认。底分型同理,反过来就是。细心的话,可以发现一个顶分型,在小周期图上,会呈现出一个头肩顶顶形态,底分型就是头肩底形态。单独一个顶底分型,就可以通杀日本蜡烛图技术。最明显的就是黄昏星形态和启明星形态,它们不就是和顶底分型类似吗?锤头线,倒锤头线,是底分型的底。上吊线,流星线,是顶分型的顶。刺透形态,是底分型的左边K线和中间K线。乌云盖顶,是顶分型的左边K线和中间K线。等等不再例举。把分

7、型配合上力度,就是蜡烛图技术,所以,蜡烛图技术还需要学吗?掌握好分型,就足够了!让蜡烛图技术,见鬼去吧! 看分型的力度,关键就是看右边K线的情况,比如一个顶分型,其右边K线是小阴小阳线,那么这个顶分型马上生效的概率就小,是否生效,还要放在走势结构中去看,如果这种分型出现在上涨刚刚开始的过程中,那生效的概率就几乎没有,即使要生效,后面多半也要经历一番争夺,通常会出现所谓的包含关系。如果一个顶分型,其右边K线是一根大阴线,且这根大阴线创了这个分型的新低,那么这就是一个大力度的顶分型,这分型生效的可能性就相当大,如果这种分型出现在一个大级别上涨的顶端,就要引起注意,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轮下跌的开始。

8、力度和分型的位置,要结合起来一起看,上面的介绍,只代表一种大概率事件,并不是必然事件,具体情况,需要放在走势里面当下去验证。要戒掉预测的毛病,走势,是走势本身告诉你的,而不是你预测出来的。最直观的验证方法就是看这个分型构成的中枢,是否产生第三类买卖点,这里要注意,即使产生第三类买卖点,也不一定会延伸出力度,但只要延伸出力度的分型,必然有第三类买卖点。 这是大盘某段时期的日线图,0到1是一段上涨,1到2是一段下跌,在上涨过程中,底分型成立的概率是相当大的,所以,上涨的时候,以顶分型为例,观察顶分型成立的情况,下跌的时候,就以底分型为例。 一处,底分型,这个底分型出现在某段下跌之后,这底分型说不上

9、力度不够,但是力度也不强,不过没问题,再看一天,圆圈处这天,下跌的时候,不再跌破底分型的底,且当天突破了分型,虽然底分型本身的力度不够,但是之后一天的走势,马上填补了这个不足,所以,这里就开启了向上延伸的可能性。二处,一个顶分型,顶分型的右边K线是根十字星,且当天的最低点,没有跌破左边K线,也就是没有创了分型的新低,所以,这个顶分型的力度有所欠缺,再看二处的位置,处在一个小级别的上涨之后,且这个上涨的速度比较快,所以,这个顶分型成立的可能性就会小。三处也是一个顶分型,不过要处理下包含关系,这根大阴线是比较吓人的,当下无法判断的话,就再等一等,之后a处出现了底分型,且这个底分型出来之后的那天,走

10、势又探了一次底,没有再新低,当走势重新回到图中粉色中枢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封杀了这根大阴线造成顶分型的可能性。四处的顶分型,力度相当可观,虽然右边K线没有跌破左边K线,但是右边K线是根中阴线,基本也已经吃掉了左边K线,再看此时这个分型的位置,此时如果用图中粉色中枢作为媒介来对比力度的话,明显能看到背驰,所以,这个分型,极有可能成立。五处,顶分型右边K线还是阳线,但是考虑到五处的位置,这个分型成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就算不成立,后面拉锯难免,如果此时用图中的大黄色框框作为媒介,对比背驰的话,虽然顶分型力度小,但是这里有非常明显的降速。所以这里,可能离高点也不远了。六处,明显的大力度顶分型,分型右边K

11、线吃掉左边K线,再加上这个分型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的顶部,所以,这里延伸出来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判断底分型是否成立的方法类似,可以对照着走势,自己感觉下。这里关键是2点附近这个底分型,这个分型,出现在30分钟级别趋势下跌的末端,图上有明显的背驰。但是这个分型的力度还有点欠缺,所以,这个分型出来的时候,走势还是拉锯了一天,直到最右边的圆圈处,一根阳线,吃掉底分型,确认了向上的延伸。 走势图上经常会出现类似图一和图二这种两种情况,图中K线不分阴阳线,只看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两种情况都叫K线的包含关系。而如果这两种情况出现在分型内部的时候,就要进行包含关系处理,把它们合并成一根K线

12、,从而使分型能成为标准的分型,由于走势的方向是从左到右的,所以,在处理包含关系的时候,最好也遵守从左到右的顺序,处理的方法是: 底分型包含关系:把相互包含的两根K线的最低点,作为新K线的最低点,把两根K线最高点中的次高点,作为新K线的最高点。如图中左边的底分型,经过处理之后,就是图中的方框,也就是一根经过包含关系处理的新K线,它和左右相邻两根K线,构成一个标准的底分型。 顶分型包含关系:把相互包含的两根K线的最高点,作为新K线的最高点,把两根K线的最低点中的次低点,作为新K线的最低点。如图中右边的顶分型,经过处理后,就是图中的方框,它和左右相邻两根K线,构成一个标准的顶分型。 有时候还会遇到三

13、根以上K线的包含关系,同样按照顺序来,从左到右,先合并两根K线,再将合并之后的新K线和第三根K线继续合并,以此类推。 处理包含关系,只不过是让走势标准化的一种方式,如果熟练的话,处不处理问题都不大,特别是后面有了新笔的定义之后,就更加不用处理包含关系了。比如图中这个底分型,当第二个红箭头这根K线,突破其之前两根K线最高点的时候,就确认了这个底分型,不管处不处理,底分型都已经存在。同理,当图中顶分型右边的这根大阴线出来的时候,就宣告了顶分型的成立。其实也不必等它完全出来,只要它跌破顶分型构成的内部中枢的那一刻,就已经确认了这个顶分型。 学习分型,笔,线段的划分方法,关键是要吃透他们的定义,为什么

14、要这样划分,划分的原理是什么?如果能想明白这些,就不会纠结于那些繁杂的步骤。比如对底分型的包含关系处理,课文用了包含关系构筑出来的中枢震荡的所有高点中的最低点,也就是GD,来作为判断底分型的标准,换言之,只要后面的走势,突破这个GD,就确认了底分型。同理,顶分型是用了包含关系构成的中枢震荡的所有低点中的最高点,也就是DG来作为判断顶分型成立的标准。这样定义的好处是能在第一时间确认分型,如果此时,离开小中枢的力度不错的话,这个方法的效果是不错的,如果此时,离开中枢的力度小,用这个方法确认的分型,其可靠程度就会大幅降低,因为此时的走势,极有可能仍然是分型内部中枢的震荡。 如果不这样处理,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看分型左边的K线,当后面的走势,突破分型左边的K线,毫无疑问,就确认了一个分型。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利弊,首先,这样比较滞后,其次,假设一个底分型,其左边K线是大阴线的话,等分型右边突破这根大阴线,走势已经涨了一大截。 应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察分型的情况来确定哪种方法更适合当下。最好的方法,是在小周期图上去观察,只要有分型,必然有第三类买卖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