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65540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猪人工授精中心项目可行性方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猪人工授精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摘要项目名称:猪人工授精中心建设。建设单位:xx县xx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建设年限:20xx年7月1日20xx年6月30日。建设规模:供精中心第一期工程750平方米在原有旧房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公猪舍二幢;第二期工程新建750平方米,其中公猪舍一幢250平方米,生产管理用房400平方米,仓库100平方米,饲养种公猪20头、后备公猪10头。配套建设10个猪人工授精点,饲养种公猪30头。添置完善现有精液制作设备和仪器,建成全县猪人工授精网络。投资估算: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万元,地方财政100万元。效益分析:年产值

2、160 万元,年利润80万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水陆交通便利,是传统畜牧生产大县,畜牧业从80年代的计划经济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我县养猪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也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农民土种土养,这种形式已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在1989-2005年中,瘦肉型猪专业户显著增多,养猪技术与生产方式不断改进,现代化、集约化的新型养猪场不断涌现。饲养土种黑母猪的大多是生猪散养户,以生产二元商品猪为主;而饲养二元白母猪的主要是养猪专业户,以生产杜长嘉三元商品瘦肉型猪为主。惠明镇的生猪品种改良走在前列。生

3、猪生产形势多变,各级政府历来都很重视,特别是2007年,由于生猪市场供不应求、生猪疫病较多、饲料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生猪价格不断上涨, 到2008年3月份,涨到历史最高价。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大,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专题研究,并专门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优惠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要求抓好畜禽品种改良等技术的推广、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

4、明确2008年对生猪良种场建设和开展人工授精所需的良种猪精液给予补贴,推进生猪品种改良。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70号)强调要健全家畜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供种能力和改良水平。为切实落实好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扶持生猪生产政策,2007年,国家和省里先后下达了以生猪人工授精为主要形式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我县被列为国家后备县、xx省重点实施县,核定补贴母猪1.22万头,占全县母猪数50%。从总体上看,我县生猪产业发展较快,生猪饲养量较大,但在饲养方式上仍存在着农村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低,各规模饲养场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猪质量高低不一、动物疫病防控难以完全到

5、位等问题,制约了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生猪质量,有利于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猪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产业的提升。在采用人工授精的情况下,公猪质量的优劣对生猪质量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花最少的钱而能用最优秀的公猪进行采精配种,将极大提高生猪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掌握公猪精液的质量,在配种前对精液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使用高质量的精液进行配种,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中,因公猪睾丸易受高温影响而出现死精的情况,减少因公猪死精而出现配种不成功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母猪受胎率,提高生猪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人工授精

6、技术,采用公猪质量优秀,使用精液质量相同,可采用重复配种,不仅产活仔数比自然交配的有明显增多,而且仔猪比较均匀,初生体重大,易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成率,有利于提高生猪生产水平,提高生猪质量。采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有利于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近几年来,生猪疫病增多,疫情复杂困拢着养猪生产。猪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许多动物疫病一直是养猪生产的大敌,这几年还有零星散发,疫情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在生猪生产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疫病,对生猪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分析这几年生猪疫情,与大市场大流通有着密切联系。我县生猪生产中,开展自繁自养模式占绝大多数,而且能繁母猪散养

7、的比例大,这些生猪饲养场户的能繁母猪一般都未开展人工授精,只能依靠走家串户的公猪进行自然交配,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动物疫病传播、发生与流行的生物安全隐患。因此,在近几年来,生猪生产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可以有效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其意义重大。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常规技术,早已在人的不孕不育症治疗中得到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而猪的人工授精在我国也已经开展了50多年,对公猪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稀释、分装、贮藏与运输、输精等人工授精环节的研究都比较深透,对生猪人工授精操作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规程,农业行业标准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

8、Y/T636-2002)于2002年12月30日发布,2003年3月1日实施。因此,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使用比较广泛,操作比较规范,成效比较明显。我县为了提高瘦肉型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生猪疫病的传播,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八十至九十年代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都有猪人工授精站(配种站)。2000年1月,县建立猪人工授精站(xx县种畜繁育场,地址:魏塘镇庄港村),占地面积6亩,建造公猪舍2幢,总投资50万元(股份制性质,建有理事会、监事会),共引进、饲养优秀种公猪16头,2003年由于城镇规划与土地征用等停办。2002年4月调查统计,全县有种公猪饲养户166个,存栏种公猪422头,其中

9、从事猪人工授精的户数有37个、采精用的种公猪有114头。2004年6月调查统计,全县有种公猪饲养户110个,存栏种公猪284头,其中从事猪人工授精的户数有27个、采精用的种公猪有65头。1989年起,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及xx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把种公猪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行种公猪许可证制度。为纯化种公猪群,对全县种公猪每年进行一次普查,及时淘汰、处理劣质公猪,使全县瘦肉型良种公猪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2005年达100%。期间每年帮助饲养户从杭州市大观山种猪试验场等引进瘦肉型良种公猪,淘汰老公猪,更新种公猪群。2004年县编制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地方标准)。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提高

10、猪人工授精操作技术水平,取缔“地下猪人工授精站”,加强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加快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根据浙农专发2007158号关于印发xx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种猪场、种公猪和供精单位确认办法,经县、市二级专家现场检查与审验,xx市畜牧兽医局公告第1号确定xx县第一批猪人工授精站(点)15个,用于人工授精的合格种公猪78头。因此,我县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本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有关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重要环节。2007年,国家下达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我县作为国家猪人工授精实施后备县。同年xx省也下达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我县被列入2007年度实施人工

11、授精项目重点县,计划实施半年,完成省核定实施人工授精母猪数50%(1.22万头)。但是我县20xx年要100%地完成3万多头的人工授精母猪数,任务相当艰巨,因此,建设xx镇猪人工授精供精中心,对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提升我县生猪人工授精工作,意义深远又十分必要。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xx县是传统养猪生产大县,1989年末存栏生猪37.53万头,其中母猪4.80万头,存栏种公猪369头,公母比例为1:130。1999年末存栏生猪52.90万头,其中母猪5.38万头,存栏种公猪474头,公母比例为1:113。2004年末存栏生猪49.03万头,其中母猪3.41万头,存栏种公猪

12、284头,公母比例为1:120。xx镇生猪品种改良起步早,xx村少数养猪户在“供港猪”基础上,带头生产杜长嘉三元商品瘦肉型猪,成绩显著,被列为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2005年该镇存栏公猪122头,其中杜洛克104头、长白14头、大约克4头;存栏母猪8303头,其中二元白母猪7310头,占的比例为88.04。 我县生猪生产是畜牧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养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是省级重点生猪生产基地。近几年来生猪产业发展较快,2007年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饲养量136.43万头、出栏85.80万头、年末生猪存栏50.6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82万头。 xx县毗邻上海市,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经

13、济的支柱产业,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把生猪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重点在保持数量稳定发展的同时,主要依靠良种推广,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副食品,消费正趋向大众化,在人们注重数量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质量。据测算,上海市每年需从外地调入生猪800万头以上;xx省每年需净调入300万头以上生猪,市场前景诱人。根据我省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到20xx年,力争全省肉类产量达到180万吨以上,猪肉等主要食用畜产品自给率达到8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发展前景看好。2、良种公猪精液供求分析 自1986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生猪人

14、工授精技术,当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以千家万户饲养为主,母猪品种以xx黑母猪为主。建立乡镇配种站人工输精员队伍,带有计划经济的人工授精技术取得较明显的成效。到了90年代初,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30%40%,但是后来随着品种改良不断加快、外来母猪不断引进和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人工授精技术与模式未及时改进,人工授精覆盖率开始下跌。2000年1月,县建立猪人工授精站(xx县种畜繁育场,地址:魏塘镇庄港村),占地面积6亩,建造公猪舍2幢,总投资50万元(股份制性质,建有理事会、监事会),共引进、饲养优秀种公猪16头,2003年由于城镇规划与土地征用等停办。因此,从总体上,

15、我县生猪人工授精是有历史和基础的,但其公猪品种质量、人工授精仪器设备、精液市场供应、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及有关管理制度方面都与生猪人工授精市场不相适应,公猪精液质量和数量不稳定,还不能完全满足生猪生产需要。尤其是到了夏季高温季节,自然交配的公猪往往容易出现死精而配种失败,对人工授精的精液需求量很大,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大多数规模较小的母猪饲养场户,因市场上公猪精液供应不稳定,只好饲养公猪,以防止因精液质量问题而配种失败。我们分析认为,生猪人工授精要走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之路,筹建xx县xx镇猪人工授精中心,建成全县猪人工授精网络,可以有效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3、良种公猪精液供求预

16、测xx县xx镇猪人工授精中心拟建设公猪饲养、采精、检验、稀释、保存、运输、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销售体系,配套建设10个猪人工授精站(点),计划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生产公猪50头,后备公猪15头,年可提供优质精液6万份以上,按每头母猪年产2胎、每次配种使用2份精液,年可配种母猪1.5万头以上。根据农发电2007号文件精神,我县于2007年8月2-6日集中力量开展了能繁母猪的调查工作,调查最终结果:全县能繁母猪养殖场户数10192户,能繁母猪存栏数24558头,其中人工授精的母猪数有11209头。2007年10月种公猪普查,全县存栏公猪324头,其中采精公猪91头,母猪人工授精覆盖面50%左右。2007年,国家下达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我县列为国家猪人工授精实施后备县,同年xx省也下达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我县被列入2007年度实施人工授精项目重点县,2008年1-6月实施半年,完成省核定实施人工授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