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65346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映潮:美点寻踪,品位高雅(46)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46) 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妙要列举,指的都是品味、探求文章的美妙之处,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说法。这种方法,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用到,如宋子江先生就写过不少的妙点揣摩式的课文欣赏短论。“美点寻踪”式阅读教学,是品位高雅的阅读欣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请学生在研读、品味、探求、欣赏之中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恰切、生动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生动的启迪的好语言、好笔法、好画面、好形式等等内容。 所谓教师的指导,就是教师进行引导、指点与示范,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字词运用、句式表达、形象塑造、情节结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2、、表达技巧、构思特点以及可以发现的其他方面体会课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精妙的地方,以使自己理性地品味、欣赏课文。“美点寻踪”是一种审美的教学,是一种作品欣赏式的教学,它既可以运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运用于一般社科文章。根据课文文本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妙要列举”的说法,也可以直接就课文的某一部分请学生说“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在教学中有机地适当地运用这种品读课文的方法,可以逐步养成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质。 一般而言,“美点寻踪”在教学中有三种用法。 一是用于多角度的尽可能广泛的对课文整体进行的审美式阅读。此举是为了将学生引入课文

3、,既对课文全文进行比较细致的研读与发现,又为下一环节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是用于对课文局部(某一部分、某一片段或者某一精段)进行精细深入的审美式赏读。此时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文章的审美,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现能力与欣赏能力,并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是用于对课文内容的“专题”式的阅读,如专门欣赏课文的语言之美,专门欣赏景物描写之美,专门欣赏人物描写之美,专门欣赏情感表达之美等等。此时的目的既是为了欣赏,也是为了探究,同时也是为了提炼或者发现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比较强烈的审美感受。 以上三种基本的用法,不论取哪一种,都与教师阅读教材有关。凡肤浅的阅读,凡粗糙的阅读

4、,凡表面的阅读,凡单一角度的阅读,教师都很难应对由于“美点寻踪”而形成的品位高雅的教学过程,更难说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了。从这个角度看,“美点寻踪”式的品读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从备课的要求来看,组织这样的教学,教师应该准备比较详细的教案,以增加自己的积累,提高与学生的课堂对话水平。 下面是笔者云南的歌会“精段品读”这一部分的教学详案,由此可见教师的精心备课。 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欣赏“在昆明乡下”这一段。 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一个“主问题”。 主问题:请同学们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 欣赏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美的地方,写

5、得生动的地方。 师:应该说,这一段的每个句子都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解与欣赏。 例子: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 (学生们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们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段文字的很多美点,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文章的美好意境之中。现在老师将同学们的发言概括一下,让我们再一次地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的美丽,粉蓝色报春花,

6、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的歌声在飘荡 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写“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是略略的一笔,写戴胜鸟是简笔的勾勒,重点是写云雀,这是精致的描写,是工笔的描画。 这段文字美在“层次明晰”。老马在地上慢吞吞地行走,报春花在山坡上开放,戴胜鸟在晨光熹微中欢喜地坐在人家屋脊上,而云雀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这段文字美在“详略有致”。写赶马女孩子唱着好听的歌是略,写美丽的景物是详。女孩子的歌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这就叫做烘托,景美人更美 这段文字美在“烘云托月”。作者营造了一种天空大地融为一体,景在人身边人在图画中的美好氛围。文中让赶马女孩在美丽的景色中唱歌,让小鸟的歌声和云雀的轻吟来应和赶马女孩的歌声,这就是烘托 这段文字美在“情境交融”。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和喜爱之情,歌声是美妙有情的,是悦耳好听的,还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山花的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戴胜鸟姿态美丽,云雀是最有意思的小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