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6526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四文学常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3.4.5. 文学常识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他与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

2、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1623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6. 字音识记

3、 窦娥冤 窦du娥 桃杌w哥哥行hng 鼓三通tng 罪愆qin 错勘kn 盗跖zh 前合后偃yn 瀽jin半碗 苌chng弘化碧。 暑气暄xun湛zhn 雷雨 (节选) 沉吟chnyn 无锡x 汗涔涔cn 窟窿klong 哭哭啼啼t 谛d 听 江堤d 混账hn zhng 昧mi心财 哈姆莱特 吮舐(shnsh) 砧(zhn)石 傀儡(kuli) 同衾(qn) 觊觎(jy) 蜥蜴(xy) 7. 词语成语积累 哈姆莱特 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窦娥冤 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亢旱:大旱。亢,极。雷雨

4、(节选)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形容天色阴沉。 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 仔细地听。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昧 mi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 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觊j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1.文学常识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 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5、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 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 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

6、,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

7、东 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稼轩长短句。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 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

8、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2.字音识记 柳永词两首 翠幕m 参cn差c 堤d沙 天堑qin 珠玑j 罗绮q 叠巘yn 钓叟su 凝噎y 暮霭a 经jng年 苏轼词两首 故垒li 公瑾jn 纶gun巾 樯qing橹l 应yng笑我 酹li 料峭qio 吟yn啸xio 萧xio瑟s 一蓑su烟雨 辛弃疾词两首 遥岑cn远目 玉簪zn 鲈l鱼 脍kui炙人口 揾wn 觅m 舞榭xi歌台 封狼居胥x 李清照词两首 薄bo雾 纱橱ch 戚戚q 乍zh暖还寒 憔qio悴cu 1.念去去,千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离别, , ! 2.故垒西边,

9、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 , 。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 。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 。6. ,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众里寻他千百度, , 。(辛弃疾青玉案) 8. ,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9.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 。(晏几道临江仙) 10.试问闲愁都几许? , , 。(贺铸青玉案)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 , !(李清照渔家傲) 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 7.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10、处。 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9.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10.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11.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个单元精心编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杂文,两篇是随笔。 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 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70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 随

11、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 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它告诉 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

12、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序,并且 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

13、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 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1.文学常识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弗洛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