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651776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随笔-冬至日有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随笔 冬至日有感今日冬至,作为中华民族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在当今践行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中,它成为了大家弘扬和传承的对象之一,本周五我园开展了冬至活动,基于我要做微信公众号的职责所在,我在网上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关于冬至的一些知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一个节气,在古代冬至可是冬季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所以有一句俗语“冬至大如年”,古代的冬至公职人员是要放假的,皇帝也不上朝,可见,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啦。 关于冬至的习俗,在我们这个饮食文化大国,似乎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都只剩下了饮食文化,而冬至自然也不例外,对于我们北方人而言就只知吃饺子了。事实上,冬至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中华文化的“孝文化

2、”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冬至这个很重要的节气之中其实也是有“孝文化”的,冬至的一个习俗是祭祀,祭祀先祖其实就是“孝文化”的一个表现,还有为老人送鞋袜,更是明显。我在想,为什么西方节日在一段时间中受到国民的欢迎,其实受欢迎的并不是它内在的文化,因为它内在的文化似乎和我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关度,它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的仪式感,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并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例如西方的圣诞节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孩子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个过程是可以引起孩子的期待和兴趣的,所以自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这个心理体验是积极的。那么,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时候其实也可以扩大其仪式感,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为

3、爷爷奶奶挑选冬至礼物,然后一起送给爷爷奶奶,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将“孝文化”的践行者向下延伸。 另外,我们的冬至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数九消寒”,这个活动更是鲜为人知,而事实上应该会比期待圣诞老人的礼物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这个活动我第一次知道是我在读研期间一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的偶然所得,当时正在完成新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课程作业,我查阅到了学前教育前辈卢乐山先生的访谈录,在访谈录中,卢乐山先生说到自己小时候的这个活动,其内容是,从冬至开始数九,数九的形式是有一张大字,其内容为“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空心字,这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九笔,正好九个字,每天添一笔,写完春天就来了,看完之后我由衷的

4、佩服先人的智慧,“数九消寒”是盼春来的,而这九个字同样蕴含着等待春天到来的涵义。还有一种形式是画九朵九瓣的梅花,每日画一个花瓣,亦是盼春数九的活动形式。这些都是可以给孩子们的活动,想一想每天盼望着春天的道路,但又每天只能写一笔,画一个花瓣,让孩子在其中学会等待同时饱含期待,不是很好吗? 关于数九,还有一首数九歌,这首歌是小时候爸爸念给我听的,朗朗上口,很快就记住了,而且经年不忘。有时候我由衷地佩服我的父亲,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这让我无比自豪,而他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在我学习了教育学之后更是佩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父亲可能并没有刻意在做,但是他却做了,从而让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来做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