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65097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语:吉林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 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 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新文科,学科融合的未来路向。文科生有“福” 了!日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 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 文科建设,新文科的概念逐渐热了起来。什么是新文科?这一概念算是舶来品”。2017年,这一名词由美 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指的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 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 性的跨学科学习。以长远眼光视之,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

2、前 活跃,科技正重塑全球的生产生活。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自然也无法 置身事外。以文科来说,一些新现象、新领域,正有待研究、解释一些 新技术、新平台带来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待文科专业予以回应 和互动;一些新岗位、新业务,需要认可专业加快培养相关人才。举个简 单例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带来的不仅是“器”的改变,也在 带来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更需要多学科协同, 需要把社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 程。近年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出现了人文科学实验班,有高校已探索学院式教学模式。应该说,这些尝试提供了重要经验,但也必须承认,

3、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着眼长远、辐射面广、相对 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仍处于初露端倪阶段,距离实质性建设还有相当 距离。现在该做什么?首先,厘清思路。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方向是比速度更 重要的追求。面对新文科建设这一新任务,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深化认识, 凝聚共识,明确定位和方向。比如学科如何重组?文理怎么交叉?这要系 统谋划,在教育理念、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明确定 位,加强讨论研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凝聚起高校和社会新文科建 设的共识,进而做好顶层设计。其次,大胆探索。新文科建设,缺少现成经验,没有先例可寻,先 行先试、小步快跑至关重要。对此,可以在综合性文科大学、单科优势 大学

4、中选取一些牵头单位,同时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 特色,大胆探索,寻找新文科建设的突破点。比如在专业方面,设置一 些社会急需的新兴文科专业,开设一批多学科交叉的新课程;在师资方 面,狠抓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观念转变,及早布局,培养一批适应新 文科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大学教师;等等。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科建设亦应与时 俱。可以预见,今后从无到有的新兴文科专业将层出不穷,为社会培养 更多专业素养高、综合实力强的跨学科人才,而融入了科技之力的新文 科,也将成为备受欢迎的香悼悼。夏振彬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 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