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65037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四季的色彩课 题:四季的色彩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 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 重 难 点:重点是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教学评价:1、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学习活动。2、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能否想象巧妙合理,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

2、关四季的图片,准备铅笔,稿纸各一份。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分组,相关材料 注意事项:1、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能表达出对作品四季的真切的感受。 2、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 3、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有创意的表达创作。 教学程序:一、表演 回忆 发表 1、 展示图片,请你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它是表现的哪一个季节? 2、你从哪看出是不同的季节? 3、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板书课题 评价:能否说出四季的基本特点及色彩的感受。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春季:在春季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春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2、夏、秋、冬同上。 3、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战士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请你

3、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评价:能否通过欣赏,讨论等活动了解四季的色彩特点,总结表现形式,并大胆发言。 三、思考 探索 创作 1、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介绍作者 画面的季节 用了什么色彩,为什么? 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2、夏、秋、冬同上。 3、教师板书小结:春-绿 秋-红 橙 黄 暖色 夏-绿 冬-蓝 冷色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总结色彩的感受。 四、展示延伸 1、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教师朗诵一段欣赏评述小文。 3、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哪幅作品?

4、学生朗诵。 评价:能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后活动: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课 题:生活中的暖色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简单画幅暖色的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表达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重 难 点:1、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的基本知识,并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的暖色为主的景象。 2、难点:暖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色的搭配和感受。 突破方法:从生活入手,加强欣赏和教师演示突破重难点。 教学评价:

5、1、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 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能否大胆展示和表演。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2、学生准备绘画用具,收集暖色绘画作品。注意事项:1、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回忆感悟暖色景象。 2、学生使用绘画用具的安全。 3、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想法。 教学程序:一、 表演 回忆 发表 1、观察图片,生活中的暖色,思考生活中的暖色的使用。 2、观察分析优秀作品,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内容。 3、欣赏书中名家作品。 评价:能否大胆指出暖色并说出表现的内容。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讨论:暖色适合表现什么场面,什么内容?在暖色作

6、品中出现的冷色起什么作用? 2、根据回忆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用你喜欢的形式,画张暖色为主的画。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思考 探索 创作 1、教师辅导,选用不同方法,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内容 2、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能否确定表现内容,运用暖色大胆表现画面。 四、展示延伸 1、学生自评、互评。 2、小结,了解暖色最适合表现的内容和题材。 评价:能否大胆发表应肯定自我的表现,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运用暖色的。 第3课 生活中冷色课 题:生活中冷色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

7、目标: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并点染一幅作品。 2、情感目标: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重 难 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的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喁喁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突破方法: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解决重点。通过欣赏分析,教师演示,学生交流解决重难点。 教学评价:1、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活动。 2、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能否大胆表现和展示作品。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学生作品,绘画用具。 2、学生准备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注意事项:1、

8、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感悟冷色特点。 2、 学生工具使用安全及卫生。 3、及时反县和鼓励学生创意构思。 教学程序:一、 表演 回忆 发表 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 2、冷色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的颜色。 3、谈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评价:能否大胆指出冷色,并说出对冷色的感受。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师生共同欣赏风景画,分析表现内容和构图方法。 2、分析演示几种点染方法。 3、请你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表现方法。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冷色的感受。 三、 思考 探索 创作 1、模仿一幅风景画,运用冷色大胆创新表现方法。 2、教师辅导,综合技法的灵活运用。 评价:能否大胆采用

9、点染方法来表现作品。 四、展示 延伸 1、组织小型画展。 2、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和表现方法,色彩的运用。 评价自我表现,收获。 课后活动:完成未完成的作品。 第4课 快乐的人课 题:快乐的人 课 时:一课时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3 、能力目标:培养其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重 难 点: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的线材的搜索,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以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突破方法

10、:通过欣赏,分析,示范解决重点。讨论探究,采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难点。 教学评价:1、 能否积极主动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否大胆进行造型表现。 课前准备:各种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铅笔,铜线,瓶子等。 注意事项:1 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创作出的人物生动形象。 2 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 3、 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意构思。 教学程序:一、 表演 回忆 发表 1、 听音乐,谈或表演,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2、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欣赏瑟芬-贝克的动感雕塑。 3、 出示课题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评价:能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接受这样艺术表达形式,并有兴趣参与。 二、

11、观察 赏析 感受 1 、作品中人物的头、身体、四肢用什么方法制作? 2、你能想出其他方法吗?它用了怎样的方法装饰?你还有什么方法来装饰他呢? 3、 制作线造型人,注意发现新问题。 评价:能否掌握方法与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 三、 思考 探索 创作 1、 提出自己的问题,交流各自方法和创意。 2、 设计形象,调整任务造型。 3、 利用胶水,尖嘴瓶,大螺丝等工具完成造型。 评价:能否有新的突破和个性化的作品。 四、 展示延伸 1、分组展示,参观作品。 2、介绍自己的得意之处,努力方向。 3、谈自己课后的创作设想。 评价:能否正确客观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自我教育。课后活动:制作一件造型新颖,美观的线造

12、型作品。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课 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课 时:2课时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学习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习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重 难 点:重点是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是如何用线造表现自行车。 突破方法: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细致、认真的观察、表现来解决重难点。 教学评价:1、能否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以及线描自行车的表现方法。 2、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不同种类的自行车,素描用具。 注意事项:1、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表现出的自行车局部结构合理。 2、学生对注意发现鼓励运用的好的线条的同学。 教学程序:一、 表演 回忆 发表 提出问题 1、你喜欢自行车吗?按功能分自行车分为哪几种?2、这些车有什么共同特点? 3、你能画出自行车的某个小局部吗? 评价:能否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二、 观察 赏析 感受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交流,怎样表现。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行车各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和线的衔接等。 评价:能否体验精细的描写方法。 三、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