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语文II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5003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语文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语文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语文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语文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语文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语文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语文II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第卷(非选择题 共104分)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2第卷共10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12分)1古诗文默写。(7分)(1)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7)学而不思则罔, 。(

2、论语为政)2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孙悟空斩妖除魔;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 。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1)根据画线句子内容任选一句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作品与作者必须对应)作品 作者 (2分)(2)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3分) 得 分评卷人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

3、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为人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2分) 4诗的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试用自己的话把它形象地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7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 (2)造饮辄尽 造: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如: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不知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有五棵柳树,就称他为五柳先生。由此可知,此文是为一个不知名姓的隐士写的传记。 B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他读书的目的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安慰,这

5、既是一种读书态度,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C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D本文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独特人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陈蕃扫除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选自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注】陈蕃:东汉人。官至太尉、太傅,封高阳侯。为人刚正不阿,崇尚气节。孺子:小子,

6、儿童的通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尝闲处一室 尝: (2)甚奇之 奇: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10陈蕃胸有大志却不愿做身边的小事,你该如何劝说他?(2分) 得 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14分)一双脚上的修养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

7、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

8、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

9、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他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随之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11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12从第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2分) 13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2分) 14请结合第段的加点词语,分析女工的心理活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