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6492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1003W01工作面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单位:沙吉海煤矿生产技术部时间:2014年8月B1003W01工作面采空区地表沉降观测设计一、 设计情况说明:B1003W01工作面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投产试运行,根据煤矿有关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对应的地面区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地表的沉降程度。沙吉海生产技术部依据相关规定,于2014年8月进行了地表沉降观测点位的布置。在采空区地表中部设置12个控制点,在采空区边界设置14个点确定采空区的边界范围,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二、 沉降观测的相关知识 2.1 沉降观测网的布置 在沉降观测之前,由于采空区距离矿区控制点较远,为方便进

2、行观测以及布点,特在矿区控制点的基础上,在采空区布设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 2.2 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 在采空区附近设置3个沉降基准点,一个为混凝土浇筑永久点,2个为挖坑埋设方木作为标记(500mm100mm100mm)。沉降观测,是根据基准点进行的,因此要求基准点的位置在整个变形观测期间稳定不变。为保证基准点高程的正确性和便于相互检核,布设基准点数目应不少于三个并构成基准网。埋设地点应保证有足够的稳定性,设置在受压、受震范围以外。为了观测方便及提高观测精度,基准点距观测点不要太远,一般应在100m范围内;否则,还应布设工作基点。基准点在开工前埋设并精确测出其高程。沉降观测点是固定在待测

3、对象上的测量标志,应牢固的与待测对象结合在一起,便于观测,并尽量保证在整个观测期间不受损坏。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能全面反映待观测对象的沉降情况,尽量布置在沉降变化可能显著的地方。观测人员应经常注意观测点变动情况,如有损坏及时设置新的观测点。2.3 观测时间、方法和仪器 由于地表可能受到才懂影响,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必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监测,在无影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沉降点观测。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进行测量时仪器和测量方法必须一致,施测时必须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的基点和转点,以此减少观测误差,提高精度。日出或日落30分钟前后影响最大,避开此时间段进行测量,雨天

4、严禁作业。由于地面的起伏变化较大,故决定采用尼康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观测。三、 测区特点由于我矿地处戈壁滩,矿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作业时会遇见大风、降雨等天气,因此测量工作较为困难。四、 测量标准 4.1 沉降基准点布设根据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4月14日提交的国网能源和丰煤电化有限公司沙吉海煤矿控制测量总结,以E004、KZD2两点进行沉降基准点布设,共计布设3个沉降基准点。4.2 沉降观测点布设在采空区地表中间布设一条控制基线,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共计12个点。其中7个点向采空区两侧布设2个点,14个点组成采空区边界范围,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其26个点进

5、行观测。4.3 作业仪器和方法由于采空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基本上为大型山坡,不利于水准测量,因此采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全站仪型号为尼康2.c,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采空区地表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使用尼康2.c全站仪进行测放,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牢固性,同时对所有点进行坐标测量,找出相对位置,在以后的观测中,若发现点位位移,必须立即进行重新布设和测量。五、 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每次测得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绘制成每点的每次高程变化曲线,根据变化曲线分析采空区地面的沉降规律和沉降速度,根据这些规律采取措施,降低地面的沉降速度。尤其是对沉降量大的区域,对工作面顶板惊进行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事故。附图:采空区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