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64722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课Unit6 Lesson11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036Unit6 Lesson11 Asking the way (2) 教学设计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原后卓中心小学) 执教者:陈莉莉指导教师:俞新建、陈凤画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第五册单元总体目标:继续巩固学习有关问路的表达法,学习搭乘公交车的表达法。教学课时数:1节教材分析:本课围绕问路这一单元主题展开教学。利用自制的地图复习所学过的单词及句型。又在地图中创设情境,学习了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同时结合省运动在莆田举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用今天所学的词汇及句型实现语言的实际运用。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词汇: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组:train station,bus

2、 stop。能够听、说、读、用单词which,No.。(3)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_?. 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Which bus?Bus No._.2、语言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_?. 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Which bus?Bus No._并进行交际。3、情感态度目标:以当省运会的“指路者”为向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莆田市区的地理、交通情况,为省运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学习策略目标:(1)发现法:学生通过观察、听、读,总结出语音

3、的发音规律。(2)游戏法:学生在玩游戏的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3)创设情境。创设相对真实的课堂环境进行教学,不但降低了学习难度,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轻松自然的真实场景中学习英语。5、文化意识目标:从小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品质。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单词which,No.train station,bus stop。(2)能够熟练掌握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_?. 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Which bus?Bus No._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_?.

4、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Which bus?Bus No._进行交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上个单元学过的有关地点的单词及图片,根据这些地点构成一幅地图及一张莆田市区的简要地图)。教学过程:Step1:Warming-up1、Greeting2、报数游戏,逢6,say“Hello”。 3、Sing a songFollow Me4、揭示课题:Unit6 Lesson11 Asking the way (2)5、说明评价方式:省运会快到了,我们能为省运会做些什么呢?通过小组合作竞争,根据每组最后的得分情况,选出省运会的“指路者”。(设计意图:在师

5、生问候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利用报数游戏来复习数字,让枯燥的数字充满了趣味。通过歌曲Follow Me既复习了上单元的内容,又导入今天的新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设置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Step2:Presentation1、Review(1)Words:park,zoo,bank,school,supermarket,bookstore,library(课件出现地点的图片,请学生说单词,再出现单词。)(2)Sentences:How can I get to the ?Turn right/Turn left/Go straig

6、ht.(指着黑板上刚才出现的不同位置的地点构成的一幅地图,在师生对话中复习旧了句型。)(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复习旧单词,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起相关的词汇。借助地图复习了旧句型。)2、New vocabulary: far away, which, No., bus stop, train station.(1)far away:指着刚才地图上的两个距离比较远的地点:They are far away.帮助学生理解词组:far away.并进行操练。操练形式有升降调,黑白配,one by one等。(给读正确的同学所在组加分。)(2)which, No.:由far away过渡句型You can ta

7、ke a bus.Which bus? Bus No._通过句子理解了which和 No.的意思,随后进行操练。操练形式有大小声,看谁反映快,two two stop(提醒学生No.是number的缩写,不能读成no,而应该是number)。(给读正确的同学所在组加分。)(3)bus stop, train station:指着课件上的汽车停靠站图和火车站地点图,直接教授单词。用不同形式操练,有左右读,大小声,五秒种记单词等形式操练单词。(给读正确的同学所在组加分。)随后根据课件上的地图,将单词运用到学过的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bus st

8、op?_(学生根据地图信息作答。)(设计意图:新词汇的教学,还是运用地图,给学生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帮助学生理解新词汇的意思,让单词教学“词不离句”。同时通过不同形式来操练词汇,让词汇教学显得不那么枯燥。)3、Sentence:How can I get to the _?. 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Which bus?Bus No._通过刚才师生问答复习学过的句型的基础上,引入今天的新句所型教学。借助课件出现的到各个地点的公交车路线,师请个学生示范操练句型如下:T:How can I get to the _?S:Its far away.You ca

9、n take a bus. T:Which bus?S:Bus No._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地图上呈现的信息,在小组里操练。最后请每组派代表来表演对话。(给说得好的同学所在组加分。)(设计意图:本课的新句型是在上单元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扩展。因此,我还是利用地图上的信息,通过复习旧句型,实现了对新句型的自然过渡,通过地图上信息的小小增加,实现了知识的重组。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目的)4、Text(1)听录音,看课文,指单词。(2)再听录音,模仿录音跟读。(3)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给读得好的同学所在组加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多听、多读、多演,对课文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读,培养了学生的语音、语调

10、、语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Step3:Step-up1、请学生看课文P50上的信息,完成P51上的表格。完成后请些同学来进行两两对话。(给说对的同学所在组加分)2、学当省运动的“指路者”。出示一张莆田市区的简要地图,请学生根据地图上出现的地点及公交车路线,运用今天所学的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_?S: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T:Which bus?S:Bus No._Thank you.Youre welcome.进行操练,后请学生展示。(给说得好的同学所在组加分。)(设计意图:我首先通过让学生操练课文上的练习,复习巩固了今

11、天所学的内容。并在两两对话中检测他们掌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拓展到今年莆田市举办省运会,争当“指路者”,实现了对所学过的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Step4:Summary1、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2、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选出省运会的“指路者”。(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本课的主要内容,对本课进行一个小结;评价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让学生看到自己小组一节课下来,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本课的紧张氛围中的表现情况,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Ste p5:Homework1、听录音,背诵课文。2、完成活动手册上本课的练习。3、跟同学们谈谈,从学校去你家可以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哪路车?板书设计:Unit6 Lesso

12、n11 Asking the way (2)far away How can I get to the _?which Its far away.You can take a bus. No. Which bus?bus stop Bus No._train station Thank you. Youer welcome.教学设计说明:上个单元已经学过有关问路的话题,本课Unit6 Lesson11 Asking the way (2)继续学习有关问路的知识,所以我主要采用以旧引新、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热身部分,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歌曲,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新授词汇和句型部分,我主要借助复习旧单词构成的地图,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降低了学习难度,实现了词汇“词不离句”的教学理念。句型则主要是通过谈话法实现了知识的以旧引新,又在新句型的操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旧知识的理解。在操练部分,我则通过两个具有明显梯度的练习,让学生从课本知识过渡到现实生活。并实现了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总结部分,我先复习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再通过选出省运会的“指路者”评价学生们在本节课的表现情况,虽然获胜者只有几个人,但他们为了争当“指路者”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课堂活动中,他们都会学到知识,所以他们都是“获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