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645997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年南通市高考复习讲座哲学常识部分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徐国平2004年4月18日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n 唯物论:n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n 物质n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n 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n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n 意识(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改为“意识”。)辨析:“一切唯物论,都是反映论。”n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n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新增)n 注意:对待改革等的不同态度n (3)人具

2、有主观能动性n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n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n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新增)n 注意:求真务实;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把握国情和省情,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n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n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n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n 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 辩证法:n (1)联系的普遍性n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n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新增)注意: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n 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n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新增)注意:全面小康与政治、经济、文化;地方与全国、部分行业与

3、国家经济大局;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n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n (2)运动和发展n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n 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新表述)n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增)注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属于新事物;伪科学、现代迷信不是新事物n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n 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n (3)规律n 规律n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n 认识和利用规律n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n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n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n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n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n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注意:江苏两个率先;

4、人权n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n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n (6)内因和外因n 内因和外因n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n (7)量变和质变n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n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n 坚持适度原则n (8)事物发展的趋势n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注意: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n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n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n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n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n 认识论:n (1)发挥主观能动性n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5、n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n (2)透过现象看本质n 现象与本质(新增)注意:假象与错觉;伪科学;台湾公投n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n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n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n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n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n (3)实践n 实践的基本特征n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注意:如何决定?认识发展的规律。科学理论(正确的认识)为什么能够发挥指导作用?怎样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n 人生观和价值观n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n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6、具有反作用注意: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航天精神n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意:新的发展观;政绩观n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n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注意: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国方针政策的落脚点n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n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n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正当个人利益注意: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n (4)人生价值n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n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新增“途径”)注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n 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n (5)理想

7、与现实n 树立崇高理想n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n (6)社会实践n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n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n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n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二、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问题n 1传统文化n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n 讨论:如何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n (对“燃放鞭炮”谈谈你的看法)n 辨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n 思考题:n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观念。他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

8、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n 墨子的这一思想体现什么哲理n 2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n 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注意:哲学与体科学的关系n 4“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n 5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n 6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n 7阐

9、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n 8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n 社会调查: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注意:具体分析其主、客观原因。n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言论中,探究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素。三、近五年涉及的考点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n 物质的含义(03)n 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99)n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99、03)n 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99、00)n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9、00、01、03)n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99、

10、01、02)n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00)n 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01、02、03)n 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03)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n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99、01、02、03)n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99)n 办事请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99)n 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99、00)n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00、01、02、03)n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01、02)n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01、03)n 一切事物都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03)

11、n 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03)n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03)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n 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99、00、01、03)n 主要矛盾(99、00)n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99、00、01、02)n 矛盾的特殊性(00)n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00、01、02)n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00、01、02)n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00)n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01)n 主次矛盾的关系(01)n 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01)n 着力解决主要矛盾(01)n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01)n 矛盾的普遍

12、性(02)n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03)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n 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99、00、01、02)n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99、00、02)n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00)n 新旧事物的关系(02)n 事物发展事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02、03)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n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99、00、01、02、03)n 认识要不断深化(99、01、02、03)n 认识的根本任务(99、01、02)n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99)n 真理的含义(99、01、02)n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00、03)n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

13、作用(02)n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03)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n 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99)n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99)n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99、00、03、01)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n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99、00)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n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99、01、02)n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99、00、01、02、03)n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02)n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02)n四、近五年高考主观题涉及的考点年份 题号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内容 9935将自己的合法收入用于合理消费和公益事业 个人与社会的关

14、系;人生价值 381998年抗洪救灾 按客观规律办事 0034云南发展战略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37知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9学者谈“西部大开发”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0137资助贫困学生未得回报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评价 38对互联网利弊的评价 一分为二;分清主流与支流;正确对待新生事物;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0235女职工从繁华都市到贫困乡村任教的事迹 人生价值 38一位企业家的成功“诀窍”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认识发展规律 0336无 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客观性; 38古代、近代、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世界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五、热点问题分析(一)树立科学发展观n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n 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n 根本要求:(“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n 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n 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主要从政治学角度把握)n 2理论依据:n (1)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