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传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64473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育与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育与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育与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育与传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育与传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育与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与传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育与传承初中美术美育案例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创扬中华文化,笔者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美术课堂教学 效果。以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纹饰 民族风格为例,结合我国传承优秀的 青铜器文化,引导学生从中选择纹饰,开展小组探究,设计现代化的美术作品, 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键词:美育;教学活动;青铜器;纹饰一、背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已经明确指出“在欣赏课程中,在 引导学生体会审美感受的同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美及美 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就审美提出自己的理解,至于表达的方式,既 可以是口头语、书

2、面语,也可以使用美术语言,或者采用肢体语言。”基于此, 在八年级美术传统纹饰 民族风格中,笔者将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器元素融入 了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充实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基于笔者任 教的恩平市年乐夫人学校,已经设立了微机室,实践课程可以安排学生上微机室 搜索资料,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另外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 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积极鼓励教师开发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时,大多数学生参与课 堂的积极性较差,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并且学生的自主学 习积极性较差。而我校的微机室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因

3、此笔者为了提 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纹饰 民族风格就以“青铜器纹饰设计与制作” 开展了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二、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1)了解青铜文化的历史背景;(2)识别青铜器的几种主要器形并 熟悉其用途;( 3)掌握青铜器的几种主要纹样特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技能:(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青铜器从器形、色彩、纹样、文化背景等 方面进行评述;(2)掌握几种青铜器纹样的表现方法;(3)能够利用所学的青 铜器纹样尝试创新设计。(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设疑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运用参与式教学法 学生分小组探究青铜器造型特征、纹样特点及工艺用途。探究青铜器艺术特

4、征时,以学生自主探究并分析讲解为主。(三)情感与态度通过对青铜器的欣赏、评述及设计表现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知中国 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兴趣,以达到 在学生心重新树立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民族文 化传承的使命感。三、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内容,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传 统文化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主题,通过纹饰来展现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民族风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青铜纹样设计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适合纹样的设计方 法以及纹饰的内涵。根据岭南版美术教材安排,学生已在 14 册学习了花卉与纹样一课,许

5、多学生已经能够了解一些简单的纹样和设计方法,本课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连续 纹样的重复组合的设计方法,让学生通过纹样组合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从而 让学生感受纹样变化的魅力以及美好寓意。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若干绘画训练,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对传 统文化也有一定的认识。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造型的概括和提炼 能力较差,因此在适合纹样设计表现上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使学生能够在短的时 间内更好地完成作品,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 中提升绘画设计的能力。四、亮点亮点一:电子书包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电子书包,自行探索,观察青铜器纹饰的组成形式,思考纹样的寓

6、意,感受传统文化。亮点二:微课欣赏直观展示通过微课介绍我国的青铜器发展,以及青铜器相关的艺术作品,设计制作微 课,直观展示,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亮点三合作创作成果互评亮点三:利用智能设备,快速接收设计元素。充分利用我校的微机房,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设计作 品,并且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和协调能 力。学生完成作品后拍照上传,并且互动互评。五、实施过程(一)情境创设1. 微课教学青铜器的发展夏代晋系青铜器的起始:礼器、兵器商代晋系青铜器的发展:酒器为主的礼器、兵器种类增多两周晋系青铜器达到顶峰:列鼎制度、编钟制度春秋时期晋系青铜器技艺和艺术上的

7、巅峰:青铜器的应用型越来越广泛、2. 青铜器纹样讲解图片讲解青铜器纹样:即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图案花纹,青铜器纹饰各时期有其不同的 艺术特点。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纹样不仅种类变化繁多,造型精美繁复,不同的纹 样更是当时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好体现,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兽面纹: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龙生九子,其一子贪食成性即为饕餮。 由于当时人们信奉的鬼神崇拜,且兽面纹纹样造型夸张狰狞,是由多种凶猛动物 或兽类的头部特征融合而成,狞厉,威严,如凶神恶煞故称饕餮纹,后更名为兽 面纹。龙纹:也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经常出现的纹饰之一。龙,在我们民族文化中 自古以来就有吉祥、威严、神圣的美好寓意。龙的形象随着

8、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 最早在青铜器上出现的龙形象多为夔龙。夔龙,单足,长身弓起,头部有角,整 体态势呈曲线,具有动感。夔龙纹变换灵活,可做单独纹样进行装饰,也可作为 兽面纹的补充纹样组合而用。凤鸟纹:凤鸟纹,古代常见的青铜器纹饰之一。在我国具有吉祥美好之意, 其纹样多饰于尊、鼎、觥、簋等器物的口、颈、腹等部位。商代凤鸟纹在造型上 多瞠目,闭喙,高冠卷尾,凤鸟或长尾卷曲或长翎垂尾,姿态或昂首前视或作回 首状。【设计意图】给出本节课的重点名词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二)课堂深入1. 展示小组学习单,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下面这些纹样在我国古代具有哪些象征意义。饕餮纹代表()夔龙纹代表()凤鸟代表

9、()2. 课堂小练习选择一个青铜器纹样进行临摹。学生临摹作品展示3. 教师总结:当纹样的装饰能适合一个造型时,我们把这种纹样称为适合纹样。本节课, 我们要把纹样设计成适合如意的造型。中国常见的纹样装饰内容有:几何纹、植 物纹、动物纹、人物纹。我们今天选择青铜器纹样来进行设计。(三)设计实践1.设计创作活动内容说明:我是小小设计师学生利用前面课程学习积累的素材,进行青 铜器纹样的文创作品再设计。活动分组:将学生三到五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将小组内学生上节课临 摹表现的青铜纹样收集汇总,为学生接下来的文创作品设计提供素材基础。小 组成员可以分享借鉴组内任何青铜纹样资源进行自己的文创作品设计。说动设计

10、要求:利用至少一种典型青铜纹样,可以多种纹样组合设计; 在旁边标注出设计作品的具体尺寸;附上设计作品的介绍说明。学生作品展示作品一:竹影映春设计说明:结合了春天、竹子和青铜器花纹设计的一款清代女装,我在袖口 和衬裙上使用了一些青铜纹样,在衬裙的中央使用了竹影,以黄绿色为主色调, 寓意这节节高升、健康长寿。作品二:竹韵设计说明:团扇采用了翠绿色的竹子,扇骨和扇面互相呼应,采用了典雅的 翠绿色,扇柄则是采用了棕褐色,使用了青铜器纹样,使得整个团扇的设计成熟 大方作品三:鞋子设计设计说明:鞋舌和鞋底都采用了青铜器纹路,使得整个鞋面的设计十分典雅五、评价与发展1.学生整理小组作品,拍照上传到互动讨论空

11、间2.学生根据作品送鲜花、评论。3. 教师按投票结果,邀请优秀小组介绍作品,教师用直播功能同步展示。4. 教师评价、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平台,学生能更多更直观地接触他人作品,从而更客观地 形成对比与评价。六、反思评价1.在布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各类画具,还需要帮助学生掌 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课后的活动教室清理。对学生的教 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同样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这是提升学生素质修养的有效途径2.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术语不专业,以大白话为主,而美术评价 体现了学生的审美素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知 识,提升欣赏作品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