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4330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随堂模拟测试 鲁科版选修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1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X3H BHX3Cu2CX3HCu2 DCu2HX3解析: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分析,就将X3与Fe3联系起来,选择答案C。这其实是简单记忆阳离子放电顺序导致思维定势而造成的结果。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像中,一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 mol电子后,就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X3不放电。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5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

2、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解析:石墨作电极电解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阴极先后发生两个反应:Cu22eCu,2H2eH2。从收集到O2为2.24 L这个事实可推知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 mol电子,而在生成2.24 L H2的过程中转移0.2 mol电子,所以Cu2共得到0.4 mol

3、0.2 mol0.2 mol电子,电解前Cu2的物质的量和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都为0.1 mol。电解前后分别有以下守恒关系:c(K)2c(Cu2)c(NO),c(K)c(H)c(NO),不难算出:电解前c(K)0.2 molL1,电解后c(H)0.4 molL1。答案:A6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

4、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解析:有关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Cl22NaOH=NaClNaClOH2O,因阳极生成Cl2,阴极生成NaOH,为使二者充分作用,Cl2应在下端产生,从而推知电源b为正极,a为负极,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NaClO。答案:B7.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解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至终只析出H2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解析:电解质溶液中,n(Na)n(Cl

5、)n(H)n(SO)3321,开始电解产生H2和Cl2,随着产生H2和Cl2的同时,生成OH,最后是电解水。因而最后溶液的pH7,阴极只放出H2。三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电解HCl(aq)NaCl(aq)H2O。答案:D8 下图中X是直流电源。Y槽中c、d为石墨棒,Z槽中e、f是质量相同的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显红色。(1)电源上b为_极(用“正”“负”“阴”或“阳”填空)。Z槽中e为_极(同上)。连接Y、Z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d_e(用“”或“”填空)。(2)写出c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写出Y槽中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写出Z槽中e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3)电解2 min后,取出e、

6、f,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1.28 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mol。若Y槽中溶液体积为500 mL(电解后可视为不变),槽中电解反应的速率v(OH)_。解析:“附近显红色”是d作为阴极时应有的现象,据此可确定d为阴极,进一步即可解答(1)(2)中问题。(3)e极因发生反应Cu2eCu2而减轻,f极因发生反应Cu22eCu而增重,每转移2 mol e两极质量差就增加128 g,即mn(e)128 g2 mol,n(e)n0.02 mol。Y槽中2NaCl2H2O2NaOHCl2H22e,当转移0.02 mol e时产生OH 0.02 mol,则v(OH)0.02 mol/(Lm

7、in)。答案:(1)负阳(2)2Cl2eCl22NaCl2H2O2NaOHH2Cl2Cu2eCu2(3)0.020.02 mol(Lmin)19 按下图中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 g 10% NaOH溶液和足量CuSO4溶液。通 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23%,试回答:(1)电源的P极为_极。(2)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L(标准状况)。(3)c极上析出沉淀的质量为_g。(4)d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解析:B池中c极上有金属析出,说明它为阴极。由此可知,d、b为阳极,a、c为阴极。按照“正接阳,负接阴”的规律,电源的P极为负极

8、。电解NaOH溶液时,a极产生H2,b极产生O2;电解CuSO4溶液时,d极产生O2,其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m(NaOH)200 g10%20 g。电解后溶液的质量为:195.5 g。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200 g195.5 g4.5 g,其物质的量为0.25 mol。由此可知,b极产生的O2为0.125 mol,即2.8 L。根据电子守恒得:0.125 mol4n(Cu)2,解得n(Cu)0.25 mol,即Cu析出16 g。答案:(1)负(2)2.8(3)16(4)4OH4e2H2OO210在50 mL 0.2 mol/L CuSO4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通电电解(不考虑水分

9、蒸发)。则:(1)若两极均为铜片,试说明电解过程中浓度变化情况_。(2)若阳极为纯锌,阴极为铜片,阳极反应式是_。(3)如不考虑H在阴极上放电,当电路中有0.04 mol e通过时,阴极增重_g,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解析:(1)(2)小题类似于电镀原理,(3)由Cu22eCu可知2 mol e1 mol Cu,故阴极析出Cu:0.02 mol64 gmol11.28 g。答案:(1)不变(2)Zn2eZn2(3)1.28Cu22eCu11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 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