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41130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

2、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合成发生在A、B、C、D过程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水C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O2、ADP、C5DA和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和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2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四组转化实验,能发生转化的实验组有()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 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ABCD3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1与实验2中的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选项化学试剂实验1实验2A聚乙二醇制备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B蔗糖

3、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盐酸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氯化钠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腐乳的制作AABBCCDD4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会有一定程度沉降。某生物兴趣小组欲利用平板培养基测定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配制培养基时必须添加琼脂等凝固剂成分B将平板培养基放置在教室相同地点的不同高度C本实验需要设置不开盖的平板培养基作为对照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才可以用于计数5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1合成后很快

4、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可促进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C氧气供应充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DHIF-1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62018年中国科学院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人造单染色体酵母,其与天然酵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相似,但仅含有一条“超级染色体”。下列关于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B遗传信

5、息储存在RNA中C葡萄糖为其直接能源物质D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7细胞生长主要指细胞体积的长大,在该过程中细胞从环境吸收营养,并转化成为自身组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体积的大小B细胞生长会伴随着核糖核酸的数量发生变化C细胞生长时细胞分解的有机物大于合成的有机物D动物细胞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一定依赖内环境8(10分)胃蛋白酶(pH10时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而失活)只会消化外源食物中的蛋白质,而不会消化胃组织自身的蛋白质,这归功于胃腔表面的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下图是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和表示“促进”或“抑制”,则指的是促进作用,指

6、的是抑制作用BHCO3-能中和胃酸,使胃细胞表面黏液层的pH接近20,从而使胃蛋白酶失活C主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胃蛋白酶原,该过程会消耗能量D胃蛋白酶原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形成胃蛋白酶二、非选择题9(10分)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症状还伴随发烧、呕吐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感染病毒后体温上升的过程中,位于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和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其中,_(填腺体)分泌活动增强属于神经调节的结果。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_(写出两点)。(2)轮状病毒入侵时,会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这体现细胞膜具

7、有_功能和_结构特点。(3)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预防婴幼儿感染,其预防机理是_。10(14分)下列图示中,图1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1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图2为值(假定桑树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填字母);图1中F表示_。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用字母及数字表达)。(2)湖泊生态系统可很快消除轻微污染,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该湖泊风景区环境优美,盛产多种美食,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3)图2中该桑树种群数量在a

8、d段的增长曲线呈_型,cd段时间里蚕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11(14分)生物群落是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回答下列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最后阶段,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_。(2)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_。(3)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如果P为群落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顶极群落中P/R值大约为_。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提高。12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岀“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粪养鱼

9、,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1)蚕粪养鱼,蚕粪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营养级的能量。“鱼塘泥肥桑”的原因是_。(2)“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请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_(要求答岀两点)。(3)为了“种养结合,优势互补”,农民在桑树林下养鸡。树林下养鸡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4)诗人孟浩然看到美丽的田园景象,写岀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A.据图分析,B表示暗反应过程,需要消耗A

10、TP,A错误;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和二氧化碳,但是没有水产生,B错误;C.图中表示氧气,表示ADP,表示五碳化合物,C正确;D.图中C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2、A【答案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其DNA仍具有转化活性,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酶具有专一性,可催化特定物质的水解。【题目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只能使蛋白质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只能使RNA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正确;加热杀

11、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DNA被破坏,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错误;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养,不会使S型菌发生转化,错误。故选A。3、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一些基础实验,包括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和腐乳的制作实验,回忆这些实验的选材、处理、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与结论等,据此答题。【题目详解】A、聚乙二醇在“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都起促融剂的作用,即诱导细胞融合

12、,A正确;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实验中,蔗糖用作于反应底物,B错误;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用于配制解离液,而在“探究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盐酸用于制造酸性环境,C错误;D、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氯化钠用于提取DNA,而在“腐乳的制作”实验中,氯化钠用于防止杂菌污染、调节风味等,D错误。故选A。4、D【答案解析】依题文可知,本实验需用固体培养基,实验自变量是教室相同地点的不同高度,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题目详解】A、平板为固体培养基,故需要加入琼脂等凝固剂成

13、分,A正确;B、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自变量是教室相同地点的不同高度,所以需将平板培养基放置在教室相同地点的不同高度,B正确;C、本实验需要设置不开盖的平板培养基作为对照,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培养基进行实验,C正确;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错误。故选D。5、B【答案解析】在缺氧条件下,HIF-1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促进EPO 基因的表达,而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使得细胞适应低氧环境。【题目详解】A、正常条件下,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错误;B、脯氨酰羟化酶基因被敲除,细胞中缺少脯氨酸酰羟化酶,则HIF-1不能被降解,其积累后,可进入细

14、胞核与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故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C错误;D、HIF-1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B。6、D【答案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常见的真核生物有真菌、植物和动物,据此作答。【题目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A错误;B、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B错误;C、ATP为其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酵母菌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故选D。7、B【答案解析】生物生长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目的增多。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积累的物质不断增加。以此做出判断。【题目详解】A. 植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A错误。B. 细胞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