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64098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懂相机快门.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懂相机快门快门是机身上很主要的控制部份,集中在机身的右边,包括快门速度选择及快门释放钮。快门速度1,2,4,8,15,30,60,125,250,5008000,这些都是代表快门速度的数字,每一数字代表一级(Stop)。但它们其实全部是分数的分母,即1/2,1/4,1/81/8000。因此数字愈大,速度愈高。B快门就是Bulb快门,是供长时间曝光的快门。古老的相机用一个气泵控制,故叫作Bulb。 现代相机按下B快门时,快门打开,直到松手才关闭。换句话说,也就是曝光时间任由您控制。T快门只有极少部份专业相机才有,和B快门相近的用途,但它是按一下快门时快门打开,再按另一下快门,则快门关上,T

2、,就是Time之意思。X同步快门X同步快门是闪光灯可用最高的快门速度,部份相机会特设一个X快门,但大部份相机已不设此档。一般快门速度盘会用不同颜色显示X同步快门。一般而言,X同步会介于1/901/250之间,以1/125秒为最多。A.S.P.M 快门速度盘A:光圈先决(自动快门)S:快门先决(自动光圈)P:程序自动M:手动曝光。如何清洁保养镜头? 首先,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要擦拭镜头。其实,镜头表面的指印、灰尘、水渍对于成像并无太大影响。只要不让强烈的阳光直射到镜头上就可以了。我想,坛子里的网友从一个讨厌的指印开始,擦,擦,擦,最后把镜头擦成大花脸的不在少数。没办法,因为太爱相机了。我就是一例。我

3、的经验是镜头总是越擦越糟,而不是越擦越好,不要指望可以把镜头恢复到刚出厂时的状态。言归正传,如果万不得已需要擦拭镜头,希望我的经验教训会有帮助。我不喜欢用镜头盖,所以我的每只镜头上至少有UV镜保护。毕竟只有百来块的东西,就是刮花了也不会太心疼。每次外出回来我的UV都惨不忍睹,指印、灰尘、水渍、油渍、唾沫星子。于是开擦。我用过几种镜头水:市场上三件装的清洁套装里的镜头水:这东西纯粹骗人,一把刷子、几张镜头纸、一瓶不知成分的液体(物色、无味、不易挥发,估计只是纯水而已)。几块钱的东西买到几十块。我买过两 三种不同品牌的,现在只用棉花沾着擦拭机身上的汗渍。建议不要购买。 德国原产的哈玛镜头水:哈玛的

4、配件还是挺有名的,但是这镜头水。,不过也许是我不的要领。15毫升,成分不明(德文),极易挥发,在手指上有轻微的滑腻感,约50人民币。这东西不假,可是我总是用不好。擦完了,总在镜头上留下许多印记,也许是因为含有太多的清洁成分。 柯达镜头水:主要成分是水和炭氨,约80人民币。较易挥发,无滑腻感。我觉得对油渍的清洁效果不错。但干燥后会留下少许印渍。我通常用它来清洁表面的污渍。 无水乙醇:我买的是分析纯的,10人民币一大瓶,我想如果有更纯的应该更好。我一般用来做最后的处理。擦拭工具:镜头纸:尽可能买高级的产品。但绝不能用来直接擦拭镜头。我一般将其剪成一条条的,用纸角来清除气球吹不走的大粒灰尘。 吹气球

5、:尽可能买高级的产品。有些国产的吹气球在橡胶老化后内部会有颗粒脱落,会随气流吹出。那时你的镜头。 脱脂棉:医药商店有售,尽量挑选纤维比较长,比较整齐的,1元一大包。好象,MM们用的卸装棉品质不错,但不确定是否是脱脂的,所以不敢用。棉花我一般也放入干燥箱,以确保其吸收性能。擦拭方法:先用吹气球吹去灰尘,个别吹不走的用镜头纸小心剔去,一定要小心,不要用力。取少许棉花,沾柯达镜头水,湿一点好,小心粘去人在镜头上的灰尘、污渍。不要硬来。在确保表面无可见的灰尘颗粒后,可以大面积擦拭。先准备较小的棉花球若干,压遍成饼状,大小以镜面三分之一为宜。再准备大棉花球若干,也压遍成饼状,大小以镜面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6、为宜,尽量不要让棉纤维暴露工作面上。用小棉花球沾柯达镜头水,干一点好,由中心以螺旋状擦拭镜面,不要走回头路。然后,趁镜头水未干时,用大棉花球以同样方式轻擦镜面。若一次效果不满意,可以在来一次,但用过的棉花球就不要再用了。若对镜头上留有的水渍仍不满意,可以用酒精作最后的处理,方法一样。我个人觉得纯酒精有很好的去水渍效果。擦拭时的手法很重要,要用力轻,要均匀。可以用旧的UV来练习。用上述方法擦过得UV几乎和新的一样,即使凑近仔细观察镜面反射光也十分满意。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小心擦拭,对镜面镀膜总是有损害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要擦拭镜头。相机是用的,不是拿来看的。色彩生理理论:色彩的错视与幻觉当外

7、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叫做视觉后像。视觉后像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也称为视觉残像。如果眼睛连续视觉两个景物,即先看一个后再看另一个时,视觉产生相继对比,因此又称为连续对比。视觉后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后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后像。无论是正后像还是负后像均是发生在眼睛视觉过程中的感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景像。正后像节日之夜的烟花,常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其实,任意一瞬间,烟火无论在任何位置上只能是一个亮点,然而由于视觉残留的

8、特性,前后的亮点却在视网膜上引成线状。再如你在电灯前闭眼三分钟,突然睁开注视电灯两三秒钟,然后再闭上眼睛,那么在暗的背景上将出现电灯光的影像。以上现象叫正后像。电视机、日光灯的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很高,大约100次秒上,由于正后像作用,我们的眼睛并没有观察到。电影技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的,在电影胶卷上,当一连串个别动作以16图形秒以上的速度移动的时候,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是连续的动作。现代动画片制作根据以上原理,把动作分解绘制成个别动作,再把个别动作续起来放映,即复原成连续的动作。负后像正后像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负后像则是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因此它的反映与

9、正后像相反。例如:当你长时间(两分钟以上)的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把目光迅速转移到一张灰白纸上时,将会出现一个青色方块。这种现象在生理学上可解释为:含红色素的视锥细胞,长时间的兴奋引起疲劳,相应的感觉灵敏度也因此而降低,当视线转移到白纸上时,就相当于白光中减去红光,出现青光,所以引起青色觉。由此推理,当你长时间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将视线移向黄色背景,那么,黄色就必然带有绿味(红视觉后像为青,青黄绿,参见下表)。先看的色彩后看的色彩对比后的色彩感觉红橙 黄味橙红黄 绿味黄红绿 蓝味绿红蓝 绿味蓝红紫 蓝味紫 橙红 紫味红 橙黄 绿味黄 橙绿 蓝味绿 橙紫 蓝味紫 橙蓝 紫味蓝 黄红 紫味红 黄

10、橙 红味橙 黄绿 蓝味绿 黄蓝 紫味蓝 黄紫 蓝味紫绿红 紫味红绿橙 红味橙绿黄 橙味黄绿蓝 紫味蓝绿紫 红味紫 蓝红 橙味红 蓝橙 黄味橙 蓝黄 橙味黄 蓝绿 黄味绿 蓝紫 红味紫 紫红 橙味红 紫橙 黄味橙 紫黄 绿味黄 紫绿 黄味绿 紫蓝 绿味蓝又例如:在一白色和灰色背景上,长时间地(两分钟以上)注视一红色方块,然后迅速抽去色块,继续注视背景的同一地方,背景上就会呈现青色方块。这一诱导出的补色时隐时现多次复现,直至视觉的疲劳恢复以后才完全消失。这种现象也是负后像。明度对比也会产生负后像。 灰色的背景上,如果注视白色(或黑色)方块,迅速抽去白色(或黑色)方块,灰底上上将呈现较暗(或较亮)的

11、方块。视觉负后像的干扰常常使我们在判断颜色时发生困难。例如,初学色彩者在练习看色时,长时间的色彩刺激会引起视觉疲劳而产生后像,感受色彩的灵敏度不断降低,色彩分辨能力迅速下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注意观察与看色的节奏,避免视觉疲劳。同时对比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例如: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味,在黄底上呈紫灰味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蓝。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色彩

12、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律归纳如下: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1)提高对比色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3)扩

13、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例如:橙色底上配青灰能强化同时对比作用;而橙色底上配黄灰就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

14、的基础,因为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补色平衡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根据视觉色彩互补平衡的原理,医院手术室、手术台、外科医生护士的衣服一般都采用绿色,这不仅因为绿色是中性的温和之色,更重要的是绿色能减轻外科医生因手术中长时间受到鲜红血液的刺激引起的视觉疲劳,避免发生视觉残像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数码摄影6大基本概念深入串讲(五)第五章 CCD指标以及象素的秘密前面说到了数码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