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之我见.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63952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教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法治教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法治教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法治教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教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治教之我见 一、用法律的武器管理学生中学生处在个性心理、行为习惯逐步成熟的阶段,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者错误。而有些行为或习惯对其成年后的行为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其违法或犯罪的根源。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不断改掉自身不良习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走向成熟。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科任老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既要做到依法管理又要做到民主管理。在班级的管理中,最有力的武器应该是法律的手段。俗话说:“

2、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治国治家如此,管理班级亦如此,即“国有国法,班有班规”。我认为要想管好班级应以法律为准绳,以班规为依据,实行民主管理,以人为本,进而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依法治班,就是指班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法懂法守法”的途径,进行班级管理。这里的“法”是指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些学校还有校级的学生行为规范评价方案。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更为具体的黄埔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的评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这些都是直接可依的“法”。我们还可以通过“立法”,即班级学生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

3、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制定一套合乎本班实际班规。这些“法”的使用使班主任的管理有法可依,自然得心应手。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呢?这是我们班主任在进行依法管理之前要做的事。首先是学法和懂法。我所在的学校是个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为了尽早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的习惯,在初一学生正式上课之前,我校就对学生进行知法的教育。我们通过军训的机会,利用中午天气较热的时段,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黄埔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的学习。班主任在德育处的指导下,通过级会,班会,竞赛,晚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法”的教育。在开学之后,我们还要进行全校性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

4、规范知识考查和知识竞赛,对考查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重测。经过这两轮的学习,学生对这两个守则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开始学习和执行黄埔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虽然学生对这个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日常行为中还是会出现比较多的违反行为,往往在开始的一两个星期里有较多的同学受到了扣分的处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学感到了压力,并且对自己被扣分而耿耿于怀。班主任在这个时间就开始对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进行指导。这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守法。指导学生守法先要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法治比人治先进、高效,让学生从内心里接受以法治班的思想。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会进行总结,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在

5、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并通过学生舆论来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施加压力。同时运用学校在执行黄埔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时进行的班级间的竞争这个途径,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从班级荣誉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守法的意识。而对于一些情况较严重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我执行这个方案的过程中,我采用奖罚并重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每周的总结,对那些一周来扣分为零或者加分较多的同学进行额外的奖励。而对于那些一周来扣分较严重或有某一方面特别严重的行为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教育与指导。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让孩子认识到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让他记忆深刻,以后不犯,帮他改正错误,形成良好习惯,快步走向

6、成功。二、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学生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内的6部关于教育的法律,16项教育法规,各级政府部门也分别制定了有关的教育法规规章,形成了上至宪法下至规章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而针对青少年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儿童权利公约、。这些法律法规是保护青少年不受侵害的有力武器。在以上的这些法律法规当中,跟我们中学教师相关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7、法、治安处罚条例等。我们普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对这些法律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这些法律法规,并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学生。这个保护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能力。为此教育行政部门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将法制课纳入教学大纲,编写统一教材,扩大法制课教学量,实现法制教育课堂化。有些学校还配齐法制副校长和法制教师,使法制教育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真正实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能够保护自己。初中阶段初二的政治科以法律为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法律的学习从“学法”入手来

8、预防学生犯罪。我认为这是从源头上保护学生。在教师学法的方面,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通过教师会议进行相关法律的学习,每年还进行相关的法律的知识竞赛,从而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进而降低学生受到教师伤害的可能性。义务教育法则对学生家长保证子女就学的责任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家长提出了相似的要求。这些规定体现了依法治教的范围已超越了校园。实践证明,这种超越是必要的,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支持,如果教育管理者只注重校园内的依法管理,而忽视校园外某些事项的依法管理,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将法律知识纳入家长学校的讲学内容,从而将依法治教扩大到校内外。当学生在校内外受

9、到侵害时,我们更要拿起法律的手段保护他们。三、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教师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遵守法律来保护学生之外,也是法律保护的对象,除了全民共同享用的民法刑法等法律外,还有跟我们密切相关的教师法和学校的章程等。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伤害时,我们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我们自己。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我认为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民主决策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等等。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置于统一规范和要求之下。我们也可能通过教师大会或教师代表大会的形式,促使学校管理层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推进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减少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行政申诉和行政诉讼等手段,取得上级的保护。 依法治教内涵丰富,外延广大,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完美地论述,本文只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恳望教授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