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638584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8.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科学期中复习试题(一)八( )班 学号( ) 姓名 一、 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2. 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3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

2、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4.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质量m/g体积V/cm3102030405001020304050甲乙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5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

3、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8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9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冰=0.9103 Kg /m3)( )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变大,水的

4、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 cm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 cm310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11.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向南逐渐减少12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 ) A液面上升 B液面下降 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13下列关于金华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

5、,描述的是气候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14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用漂白粉)自然沉降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 B CD15. 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 ( )A.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

6、体溶解度减小16在寒冬,用手摸室外的铁块和木块时感觉不同,摸铁块有明显冷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 )A铁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B铁是热的不良导体,木块是热的良导体C铁的比热较木块的比热大得多 D铁的比热较木块的比热小得多17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新昌前夕,我县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 ) A寒潮 B狂风暴雨 C地震 D沙尘暴1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 )Aa液体比热大 Bb液体比热大 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 D无法判断19.我国大部分地区

7、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下面是上海、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图中的曲线表示温度,黑柱表示降水) (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早和半干旱地区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年较差较大20. 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二、 我会简答填空(前10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21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

8、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请你按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2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 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23汽车行驶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 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 图17是在 “探究物质的密度”实

9、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图17图18(1)调节天平时应将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 (填字母代号)。(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4)图18是小李

10、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25有两个大小相同、外表涂有相同防护漆的实心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请你写出两种鉴别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6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1)B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_ _2:1。(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7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_ g/cm3,容器

11、的质量是 g。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315225080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6772.69511928(湛江)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 g。(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16分)29炎热的夏天,冰冻汽水可能是同学们的最爱,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过,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过一阵子,瓶外壁会附上一层水珠,如果冰冻时间较长的话还会在放置汽水的桌面上留下湿

12、漉漉的一片。喜欢思考探究的你会对上述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吗?你提出的问题是: 。你可能做出的猜测是: 。 小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她取两瓶汽水,一瓶没有冰冻,一瓶经过一天的冰冻。在确认瓶子没有漏水的裂痕后,分别用干毛巾擦干放在干燥的桌面上,5分钟后观察发现没有冰冻的汽水瓶的外壁没有水珠,而经过一天冰冻的汽水瓶外壁附着了一层水珠,不久,干燥的桌面也变湿了。由此小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汽水瓶外壁的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它们遇冷之后就会凝结。这一过程与云雨的形成是一个道理。30在一次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张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图所示器材:利用这些器材同学们可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从其中选择你所需要的两组器材(每组都可包括18个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并针对你所选择的器材提出相对应的两个探究课题(1)选择器材 ,探究 。(2)选择器材 ,探究 。31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