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散文诗两首.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6377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散文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散文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4散文诗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4散文诗两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4散文诗两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散文诗两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散文诗两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散文诗两首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诗文,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2、过程与方法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的写法。反复诵读感受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的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与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与学方法: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情感得以升华,培养健康高尚的

2、审美情感。课前准备: 1、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第一课时:金色花教学案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想大家大都是歌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吟诵着游子吟长大的。今天当我们翻到母爱这一页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深情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背诵)。是啊!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最真挚的的感情,它如山间的一泓清泉,是那样清澈明亮,在我们身边淙淙流淌,在世界文学史上淙淙流淌。然而,我觉得已经长大的我们,不仅仅应该享受母爱,更应该懂得怎样热爱母亲,今天就让学习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倾听他对母亲的真情倾诉!首先让我们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了解金色花。(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

3、又美丽。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音示范 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丽更圣洁,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倾听的过程中标出自己读不准的音,不理解的词语等,我们还要在倾听中揣摩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重点词语:匿笑 菡萏 敧斜 祷告 并蒂 荫庇(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时语气应该使舒缓的、深情的;语速保持中速,身临情境把自己想象成是跟自己的妈妈在深情倾诉。通过朗读、体验,请用以下句式交流: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我看到( )我读出了一个( )的妈妈,我看到( )我读出了一份( )

4、的感情。具体要求: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回答,回答过程中注意语气和感情。例如:淘气调皮的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里要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再如“你到哪里去了孩子”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三)重点赏读,质疑探析在这首诗歌中我们读出了深深的母子深情,诗歌抒发感情时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意象),这首诗歌也是一样,主要借助了什么具体事物呢?(提示:诗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这在写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这种具体的事物在诗中叫意象。) 1、 诗中我变成金色花后是靠一种什么方式来表现对妈妈的爱和依恋的呢? 2、 泰戈尔多才多艺,不但擅长作诗,还擅长作曲和绘画,他所写的三次嬉戏,就像三幅图画,而且

5、是三幅优美的图画,请挑出你喜欢的一幅,深情朗读并简要说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科学表明:好奇与疑问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现在请同学们提出你的疑问,开始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吧! 归纳问题如下: 1、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 ( 提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用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的美好与圣洁 ) 2、我为什么一直不告

6、诉妈妈,不让妈妈知道我所干的事? ( 提示:孩子觉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给妈妈带来快乐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为什么妈妈读的书是罗摩衍那而不是别的书? (提示:罗摩衍那为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部史诗。这两部史诗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马史诗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从内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三、课堂练习 1把下面两节诗中空缺的部分,默写在横线上。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_,_,_,_,妈妈,你认识我吗?2

7、、文学常识填空。泰戈尔,_(国名)文学家。1931年获_奖。金色花的体裁是_。3、语句仿写。请以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当母亲_时,我就_。示例:当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当母亲_时,我就_。当母亲_时,我就_。4、下列选项中读音和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匿(n):隐藏,不让人知道。B祷(d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C罗摩衍(y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D笑嘻(x)嘻:形容微笑的样子5请模仿金色花中的孩子,也用心地为你的父母做一首诗,来回报他们这十余年来所给予你的无私的爱。提示:1、2、略,3、当母亲读书时,我就投下阴影遮挡阳光(保护妈妈的眼睛)。当母亲到牛棚时,

8、我就落到地上扑到怀里哀求你讲故事(不让妈妈担心)。4、答案D四、拓展延伸 但丁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母爱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赶快写出来吧。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不想再说母爱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为妈妈的我现在懂得了,母亲们常常把心掰成两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躯体里,另一半贴在我们的身上,随时感受着我们的冷暖,就像歌词里的“欢乐着你的欢乐,痛苦

9、着你的痛苦”。孩子们,把我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读给妈妈听吧!哪怕只给母亲的心灵增添一丝温暖、一丝欣慰,也不枉母亲养了我们十来年,也告诉母亲我们懂事了,也见证我们也有一颗赤子之心。 六、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 七、板书设计: 金色花泰戈尔 母亲天真孩子活泼母亲亲 亲七、学后记:教后记:第二课时荷叶母亲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教与学重点|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

10、言情的写法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教与学准备:1、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例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一、请同学们用心去

11、品读这篇优美的散文诗,读后告诉我们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读)例如:母爱是无私的.母亲像荷叶一样,勇于牺牲.荷叶像母亲一样在风雨来临时帮我们遮挡风雨,让我们安全.二、同学们描写中有没有哪一个场景,哪一个具体事物让你印象深刻 ?例如:1、雨中的红莲让我印象深刻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红莲像孩子受到挫折. 2、第7节,荷叶保护红莲让我印象深刻.同学们红莲在雨中的场景,莲叶保护红莲的场景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大家自由朗读47节,任选一、二处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点评.(朗读时身临奇境,用心去品味,去感悟。)(二)重点赏读 质疑探究1、第4节和第7节的红莲作对比.最后命运一样吗 ?(不一样.)齐读第4

12、节白莲凋谢时的语句.(学生齐读)2、第4节红莲和白莲也有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例如:1、白莲在早上就凋谢了,红莲一开始就有母亲保护,亭亭玉立。.2、看到白莲凋谢了,担忧红莲命运也和白莲一样脆弱,也会凋零.(学生齐读第4节,感受白莲已凋谢,红莲仍旧亭亭玉立。)3、 学生自由谈论印象深刻的地方例如:1:我找到了第6节,正面描写大荷叶遮挡红莲,写出了母爱的特点,悄然无声息,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追问:作者的心情之前是无法可想,从这里可以推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细密的人,是热爱世间万物的人.(追问: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

13、成绩不好,在受挫时妈妈鼓励我,得到安慰.(2)丢了东西,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说:没关系.(3)做了错事,回到家里不敢说,妈妈安慰我.3、:第7节,有了母亲的关爱,困难也变得无力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爱,无私奉献的不能言传的亲情.4、第7节,形容雨点的词语不住,打说明雨势其实不小,但水珠却流转无力.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雨势可能会越来越大,母爱可能会超出生命本身的能力,突破生命极限,力量会越来越大).同学们我们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感悟许多,现在让我们用心品读,读出那份母亲的关爱,读出那份深深的亲情,我们来齐读47节。(学生齐读)(三)读出自我,合作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现有学生

14、提问、回答,教师准备三个问题:1、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2、文中作者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3、文中的雨、红莲、荷叶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提示:1 、课文重点描写了荷花。 写九年前是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2、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表露了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3、荷叶是母亲的形象。红莲是子女的形象。风雨是生活中的困难。荷叶像母亲哺育自己的儿女,不让儿女受到伤害,荷叶保护红莲,母亲保护儿女长大成人.)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讨论作答,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法。4、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提示: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是啊,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