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63712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1.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生字两个,积存相关词语,练习用比方的方法把句子写详细。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连续复习稳固良好的阅读方法。 4、了解寓言的寓意,知道同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积存相关词语,练习用比方的方法把句子写详细。 2、了解寓言的寓意,知道同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说说你读过的寓言,读了这些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示题,读题。 二、整体了解: 1、自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发觉了什么? 2、小结:三则寓

2、言写了同一个故事,但用了三种不同的写法。 三、了解葡萄是甜的 师:狐狸说葡萄是酸的。葡萄真的是酸的吗? 1、轻声读读课文,找出描写葡萄的词组或句子。 2、沟通: (1)一串串的葡萄感受葡萄的多。 (2)成串成串的熟透了的葡萄感受葡萄不仅多,而且还熟透了,味道甜。 板书:甜 (3)丰富的成串成串的葡萄感受葡萄长得好、美。 (4)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 A、指名读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B、瞧,这圆圆的葡萄,水分多充分呀,在阳光下,亮亮的,果真像碧玉一般 C、看着这葡萄,你能感受到熟透了的葡萄像碧玉一般美吗?轻声读,指名读,齐读 D、把多汁的葡萄比作了,那葡萄就像碧玉一样 其次课时:

3、 一、了解狐狸说葡萄是酸的缘由 师:既然葡萄是甜的,狐狸又那样想吃,可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1、默读三则寓言,找出有关的句子,用“”划出来。 2、沟通:狐狸想摘,又摘不到。它跳了半天,但总没有能吃到葡萄。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太难受,它说:“葡萄是酸的。”狐狸无论怎么挨也挨不近抓不住。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狐狸白费了一个钟头。 3、同桌之间轻声地读读,说说狐狸为什么要说“葡萄是酸的。” 答复要点: (1)吃不到葡萄。 (2)为了不至于太难受。 4、师:可见,狐狸最终还是没有吃到葡萄,这对饥饿的狐狸来说是多么 5、理解“圆满”:当我们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到达某个目标,却又没有到达时,我们可说“圆满”

4、 6、指导朗读狐狸吃不到葡萄后的说的话:狐狸怎么也吃不到葡萄,为了不至于太难受,所以,它只好愤愤地说:“” (1)请你借助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把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样子表现出来。 (2)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二、学习重点句子 (1)用神态描写写出狐狸特别想吃葡萄。 (2)指名读,齐读。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挨不近抓不住。 (3)理解比方。指导朗读。 (4)照样子写比方句:雨后的彩虹就像_像_。 (5)学习生字:圆满,用圆满说一句话。愤愤 (6)指导朗读。 (7)思索: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读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这则寓言常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对真正有本事的人却又特别妒忌的人) (8)想一想我们生活中

5、有没有这样的人?沟通。 三、总结内容 1、内容总结:刚刚,我们读了三位作家写的三则寓言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三则寓言其实都讲了同一内容,那就是你能依据板书说说这三则寓言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了解寓意四、感受作家的不同表达方式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你更喜爱哪种写法,选一种,回家把这则寓言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学反思 一、注意品读,学会感悟 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局部,他们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浸润过多少灵魂!我认为依据此类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深刻的理性寓意必需被形象地详细感知,以生活化的感性表象取代抽象的说教,

6、启迪思维,熏陶情感,提高思想熟悉。这篇课文故事的内容虽浅显,但让三年级的学生从中领悟寓意,在理论上有所熟悉还有肯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我抓住第三则寓言的关键词“圆满”,请学生们理解,再通过深入地品读、说话训练,师生合作朗读,感悟表演,学生们走进了故事,与故事中的狐狸共思维,体会到他尽力说服自己的眼睛和牙齿,尽量消除自己的欲 望,但临走时心里却是依依不舍、无可奈何的。由于这些铺垫,学生对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二、关注学生,适时点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需依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意学生的切磋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7、的学习方式。 对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我两次安排学生进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在学生自读的根底上沟通狐狸为什么会说葡萄是酸的?答案显而易见,学生通过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就很快得以解决,故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花费很大的力气进展讲解。而其次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把第三则寓言的结尾换成其他两位作家的话,好吗?为什么?”有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唐说克雷洛夫描写的葡萄的句子很详细,如换上后两位作家的话显得过于简洁。在表扬该生的有所发觉的同时我让学生再读克雷洛夫描写的葡萄的句子,让学生们体会只说“葡萄是酸的。”、“还是酸的。”根本不能说服狐狸。在这样的启发下,另两位学生说得就较为精彩了,一位说这样写不

8、能说服它的眼睛和牙齿,由于狐狸的视线一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另一位则说狐狸必需尽力说服自己,使自己的心不至于太难受,用上前两位作家说的不能说服自己,所以用第前两则结尾不适宜。我想:这样的教学真正表达了让学生在小组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合作,这才是以学生为本,才能表达新世纪语文课堂人性化。 3.小学三年级语文葡萄是酸的教学反思 葡萄是酸的这篇课文是由同一个故事三种不同的写法的寓言组成。这三则寓言故事,三位的写作风格迥异,而各有特点,伊索寓言中的寓言短小、精练,列夫托尔斯泰的寓言简练又不失生动,克雷洛夫的寓言描写细腻、情节生动。 在实践课中,我有意将三则

9、寓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不在故事内容上作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感悟;还要依据学生实际,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成为语文学习的仆人。 课堂中,我把走近名家,赏读他们不同写法的思想贯穿始终。以检查预习着手导入新课,说说自己在预习时有什么发觉,再借助解释了解三位作家,回忆自己曾读过克雷洛夫的寓言或文章,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在深入学习时,让学生体会三位作家描写葡萄的迷人、狐狸的语言上的区分,赏读知名家对同一篇内容的不同写法,培育学生求异思维的力量。最终再让学生分别阅读伊索、托尔斯泰、克雷洛夫所写的同一则寓言,体会三位作家写作风格迥异,而各有特点。通过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教学,培育学生猎

10、取学问的力量,真正有所习得。 这篇课文故事的内容虽浅显,但让三年级的学生从中领悟寓意,在理论上有所熟悉还有肯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我抓住第三则寓言的关键词“圆满”,请学生们理解,再通过深入地品读、说话训练,师生合作朗读,感悟表演,让学生们走进了故事,与故事中的狐狸共思维。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葡萄的语句,从简洁到简单,他们很快就能找到,于是我引导学生先把这些话读好,读出其中的关键词语,为下面的语言训练做预备。我要让学生演狐狸来说葡萄了,这是一个创设情景的好环节,原来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和自己的发挥来表现出葡萄的迷人。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班的同学思维超前,表达的时候已经把得不到葡萄时说葡

11、萄的“酸”说了出来。在惊异于学生活泼的思维同时,我细心地引导他们,然后再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他们就能把葡萄的。迷人,狐狸的嘴谗表现出来。事后反思,其实我直接让学生扮狐狸来“赞美”那些葡萄,起到的效果会更好。正在每个学生沉醉在葡萄的迷人之中时,我顺势搬来文中的“圆满”一词,让他们用到狐狸的语言中来,再一次说说葡萄,这一次的效果就好多了。之后通过反复让学生读课文中狐狸得不到葡萄后的表现,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狐狸尽力说服自己的眼睛和牙齿,尽量消除自己的欲 望,但临走时心里却是依依不舍、无可奈何的心情。 整堂课,我的整体设计都落实了,但在明确要求,朗读点评等一些细节上还有欠缺,随着与班级学生的进一步磨合,教学技巧的逐步把握,我会给孩子们一个丰富活泼的语文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