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63708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细化推进行动的意见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3%。同时应当看到,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与全程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玉米机收仍是薄弱环节;传统低端播种机仍然占据主流,播种质量不高;粮食机械化干燥发展严重滞后;机械化植保、秸秆处理水平不高。二是经济作物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高效、适宜机械相对缺乏,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还是空白。花生联合机收率低,棉花机采刚刚破题。为进

2、一步加快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各地要因地制宜,找准工作定位,聚焦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确定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一、目标任务 和基本原则 (一)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技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产能和效益,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2X年, 1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

3、达到,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提高小麦和玉米机播机收质量,解决粮食干燥问题。确保到20X年粮食干燥机械保有量达300台套,粮食机械化干燥作业量达0万吨,小麦免耕播种覆盖率达45,玉米贴茬直播率达90%;到202X年粮食干燥机械保有量达600台套,粮食机械化干燥作业量达800万吨,小麦免耕播种覆盖率达50%,玉米联合机收率达%,玉米贴茬直播率达9%。 在花生、棉花经济作物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提升发展花生、棉花两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年花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棉花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年,花生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棉花耕、

4、种、管等环节实现机械化,机械采收取得大幅进展,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棉花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好的区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大面积推广;其他区域,加强试点工作,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2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土壤状况、种植制度、经济水平、经营规模,确定适宜的技术路线和主推机型,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技术模式,推动技术集成和标准化。 3、创新驱动,持续发展。坚持产学研管推用相结合,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5、相结合,着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研发创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由环节化、低端化向全程化、高端化升级。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推广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4、政策扶持,市场主导。综合运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农机研发创新计划、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工程等政策、项目,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推进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重点区域:菏泽、德州

6、、聊城、临沂、济宁、潍坊。主攻方向:围绕推进小麦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提升产前种子加工、产后干燥机械化水平和产中机械化作业质量,主攻高效低损收获、宽幅精量播种、干燥机械化、保 3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和精准施肥、高效植保。 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机械化干燥,菏泽、德州、聊城、潍坊、临沂、济宁辖区内每个县(市、区)建立粮食干燥机械化示范基地4个以上,基本解决规模在亩以上的种植主体粮食干燥问题。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加快推进小麦、玉米播种机、联合收获机升级换代,宽幅精量播种机、大喂入量小麦联合收获机、带扒皮功能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平原地区成为主流机型。努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在菏泽、潍

7、坊、临沂等地着力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在滨洲市阳信县、聊城市临清市、泰安市肥城市、潍坊市临朐县等畜牧养殖重点地区积极推进粮改饲,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收获机械化。在鲁西北沿黄灌区、鲁中高产井灌区、半岛和鲁南山丘旱作区积极推广适宜当地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和技术模式。积极推进以机械化还田为主的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在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大力推广带有秸秆切碎装置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推行小麦、玉米机收、秸秆切碎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在泰安、滨州等地大力发展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械化,在东营、淄博等地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在聊城等地积极探索利用秸秆造纸、发电等利用途径。开展到02X年化肥、农

8、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种肥同播、统防统治,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提高施肥、植保机械 4化、精准化水平。 在抓好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注重突破水稻、马铃薯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瓶颈,补短板、上水平,实现全面发展,全程推进。 (二)加快推进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1、花生。 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三大区域,即以胶东半岛、鲁东南为主的春花生种植区,以鲁西、鲁西南为主的夏花生种植区和以鲁中地区为主的花生套种区。 主攻方向。机械播种、联合收获。 发展路径。在推进耕整地、机械播种、灌溉、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加速推广应用分段收获机械,同时研发创新和示

9、范推广多行高效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和两段(捡拾、摘果)收获机械。从区域分布上,胶东半岛、鲁东南等春花生种植区为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核心区。重点是加快推广普及多垄多行大型花生精确播种联合作业机械、联合收获机械和两段收获机械,全力推进花生种植与收获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到22X年,该区域春花生规范化机播00万亩;高效收获机发展到400台,完成花生联合机收250万亩。其中,平度、胶州、招远、莱阳、诸城、高密、文登、莒县、莒南、临沭、沂南、沂水等个重点县(市、区)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5%以上,带动整个发展区域达到 55%以上。 鲁西、鲁西南为主的夏花生种植区为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示范区。重点推广夏花生直播与收获

10、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推进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扩大发展规模,实现花生机械化种植、收获新突破。到2X年,该区域实现夏花生规范化机播15万亩以上;夏花生高效收获机发展到600台,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其中,台儿庄、邹城、泗水、冠县、东明、鄄城等6个重点县(市)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6以上,示范带动整个区域达到50%以上。 鲁中地区为主的花生套种区为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辐射区。重点开展机收花生种植的示范引导,进行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探索试验,带动花生种植模式机械化、现代化的转变。到202X年,该区域花生规范化机播50万亩;花生高效收获机发展到600台以上,完成机收花生30万亩。其中,

11、济阳、莱城、新泰、宁阳等4个重点县(市、区)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示范带动整个区域花生生产机械化实现根本性改观。 2、棉花。 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以滨州、东营、潍坊为主的黄河三角洲一年一熟区、以聊城、德州为主的鲁西北一年一熟与两熟区和以菏泽、济宁为主的鲁西南一年两熟区。 6主攻方向:机械播种、植保化控、机械采收。发展路径:在普及应用机械深耕深松、中耕施肥、机械植保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规范化播种机械,引进示范国外摘锭式先进采棉机,研发推广适合黄淮海地区棉花采收的中小型自走式采棉机和大型高地隙对靶施药高效植保机械以及秸秆处理机械。加强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选育适于机采的棉花品种。黄河三角洲一

12、年一熟区作为机械化发展核心区,重点推广应用规范化播种和机械采收。到02年,该区域实现按机采棉模式种植50万亩;大型采棉机发展到30台,完成机采棉14万亩;大型高地隙高效植保机械作业达到20,秸秆处理达到%,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其中利津、河口、寿光、昌邑、无棣、滨城等6个重点县(市、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鲁西北一年一熟与两熟区作为机械化发展示范区,重点推进按机采棉模式种植与收获试验示范,加快引导机采棉种植规模扩大发展,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摘突破。到202X年,该区域实现按机采棉模式种植0万亩;采棉机发展到台,完成机采棉202X亩;机械播种达到;大型高地隙高效植保10%,

13、秸秆处理15。其中夏津、武城、高唐、临清等个重点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 鲁西南一年两熟区作为机械化发展辐射区,重点开展机采棉机械化种植模式探索试验,示范引导机采棉种植,辐射 带动棉农加快转变棉花种植模式。到2X年,该区域实现按机采棉模式种植万亩、采棉机发展到台,完成机采棉1000亩;大型高地隙高效植保和秸秆处理技术实现良好起步。其中金乡、嘉祥、巨野、成武等4个重点县率先在这一区域实现突破,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通过花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突破,积聚经验,探索路子,带动蔬菜、茶叶、林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保障措施 (一)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示范。以推进大宗

14、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为核心,以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和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整合农机生产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农机推广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创新、示范推广力度。鼓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创新,以雷沃、五征、时风、常林等大型农机骨干企业为重点,打造一批集大型拖拉机、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生产全过程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大华、国丰、巨明、金亿、工力、宁联、东泰、弘盛等企业为主,建设一批致力于土地深松、免耕播种、联合收获等关键环节复式作业机具研发生产的农机企业。以山东农机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

15、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科 8研单位为主,建设一批关键核心农机部件研发基地,加强农机基础和应用研究,着力提升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以省、市、县农机推广机构、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为主,进行品种、栽培、机具和加工等技术集成探索、试验示范,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以点带面,不断加快先进成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普及应用。 (二)培育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围绕“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升能力、增强后劲”,进一步加强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机作业规模化推进工程,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奖补力度,加强农机合作社农业装备、库棚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建设。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鼓励开展“企社共建”活动,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经理人、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引导农机合作社加强建章立制,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带机、带地、带资或技术入社的资本合作方式,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作业标准、服务价格、技术模式、生产资料”等“几统一”的劳动合作方式,建立合理公平、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