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说课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636403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说课稿 朗溪中学 陈秋萍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陋室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 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应用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 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 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 81字,短小精美, 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 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 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 悉一定数量的常

2、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 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2、教学目标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 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提高欣赏品 位,力争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篇幅短小

3、,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 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 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 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 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 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据此,依照该课的教学目 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朗

4、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设计理念】“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朗读是解读 文言文的金钥匙”,突出诵读并不是一味地读来读去,而是要注重指导诵读的 方法,突出层次,由易到难诵读全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 确。这里使用班班通资源, 课文朗读录音教材是朗读等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 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作而成的优秀语言作品。它用准确、响亮、清晰的有声 语言转换了书本上的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以 及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旨意,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在纯正的普通话语言环境熏陶中,学生较容易学 好

5、普通话,也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读出节奏。在这里用 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让学生有目的朗读。三是读出感情。这里以教师点拨, 学生练读为主。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三、说学法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 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 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据此,教学该课, 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1、圈点批注学习法。指导学生运用圈点符号和批注方法来研读课文,边读边思,及时记下转瞬 即逝的心理感受和思想火花,

6、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2、自主探究学习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学习的对象采取 研究的态度”。在该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寻疑式”探究和“品味式” 探究的方法疏通文意,品析语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 影响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并共享资源与成果。四、教学程序: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 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7、的一半”。 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 的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做一个选择题:假 如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 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 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后者,因为)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与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 锡。你有望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的陋室铭 吧!(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先请生介绍,师点拨背景。) 这样做目的,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8、情。(三)、朗读课文。1、一读:(注意字音、停顿。)欣赏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落实 字词:德馨、苔痕、鸿儒、案牍、西蜀 指名读。2、二读:(读出韵味) 提出要求:1、朗读时要注意句尾的字押韵。(出 示押韵的字) 2. 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节奏。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 些音节要适当拉长。(多媒体出示), 生练读,再指名读。设计意图要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诵读文言文不同于其它文章 , 我注意 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 , 突出层次 , 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 达到这一朗读 最基础的层次,关键在于随时正音。二是读出节奏。要达到这一层次,关键在于方法的指 导。对于本

9、文的朗读,仅做到读准字音远远不够。本文使用了大量骈句。正确朗读骈句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节奏、韵律的音乐美。二是韵脚要适当拖音。列出韵脚。三是相邻 的两组骈句间要较长停顿。举例。)(四)、译读课文1、先独立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2、学生质疑、共同解答。(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 疏通文意, 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五)、赏析课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请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

10、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设计了下列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 (屏幕显示思考题)1、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两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你会用什么语气来 读?(“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2、 “ 德馨 ”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你们想像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苔 痕 劳形 ” )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 样的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人)4、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商品经济的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择

11、善而从)。5、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陋室的 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是什么写法?(托物言志)。 本文题为陋室,可结尾为何说陋室不陋,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一问题?说出大意。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正是全文的主旨句,可它并未出现在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引出 这一主旨的呢?读前三句,说出大意并作简要分析。 课文是如何来表现 “ 陋室不陋 ” 这一主旨的呢?读中间四句,说出大意并作简要分析。 最后三句作者以古贤居室自比,引孔子语巧结全文。这是文章的难点。学生思考、讨论后,我适时点拨:作者以古贤自比,一个是隐居南阳而胸怀天下,后出山辅佐刘备,在政 治上功效卓著;

12、另一个是在简陋的屋子里写下著名的太玄经,在文学史上成就斐然。 作者以他们为楷模也表明他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最后引孔子语结束全文,含蓄表 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 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 基础上饱含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作者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 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 培养了鉴赏能力。(六)背诵比赛比一比,看谁背得准又快具体操作:以大组为单位,每人背一句,以 “

13、 接龙 ” 形式背诵,比比看哪一组最流畅、 清楚、快速。找两位同学分别负责计时和内容判定。(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 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七)、总结提高阅读古人的作品 , 要择其善这而从制 , 岂不善而改之。因此 , 阅读古人的作品 , 要用现代的 眼光去看待古人 , 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 , 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 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为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整体认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 语:全文寥寥 81字,共九句,前四句设喻引题,颂扬陋室。中间四句通过描写陋室清 幽环境及其人物交往、生活状况,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最后三句以古贤居室自比, 引孔子语结束全文,再次含蓄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七、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