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63146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命题:王泽波 审题:王顺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2.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2、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4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但有的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持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资政新篇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5“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

3、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6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两国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的相同点是( )A都由选举产生 B都有召开议会的权力 C都对议会负责 D都是议会的最高领袖7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冷战 杜鲁门主义 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朝鲜战争8古代的中国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 A

4、以农立国 B抑制商业 C封建迷信 D以民为本9.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搭配准确的是( )A.商周铁器 B.秦汉青花瓷 C.唐宋青铜器 D.明清棉布10.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古泉路中北侧,是南京药材商人为经商方便于清嘉庆12年(1807)在圆觉寺的基础上集资改建而成的,它具有祭祀神灵、交流信息、方便起居和娱乐休闲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会馆是清代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清代工商业会馆具有浓厚的地域观念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B C D11古代中国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

5、原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1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3清代前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富国强兵 D.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14.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

6、正确的是( )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开发土地资源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 B C D1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6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17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

7、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9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8、。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20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

9、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1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3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这一事件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当地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没有成熟C

10、.外商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障碍24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激烈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日本的经济掠夺A B C D25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丽华公司纽扣柜台高悬每人限购一只的字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天天拥满挤兑黄金的人群。清晨五时,中

11、央银行前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A B C D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题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伴随着 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 和 。27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

12、义国家为主导的 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 ,也是世界贸易中心。28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 与 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 与 分离。三非选择题(29题16分,30题12分,31题12分,共40分)29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