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2693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蓬莱市推进“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新农村推进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蓬莱市以“五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行“生态立市”战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跨越,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一、坚持镇村同治,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推进村庄建设改造,对城中村、城郊村、镇驻地村、园区村等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意愿强的村居,采取异地重建、拆旧建新的形式,进行整体改造。2008年以来,累计启动村庄建设改造项目14个,完成改造面积75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启动村庄建设改造项目12个,完成村

2、庄建设改造8000户,危房改造1500户,争取到2020年,将全市578个村居改造建设成151个新型农村社区。二是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对尚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村,按照“四有”村庄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村庄发展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通过“三百工程”助力、村庄整治奖补政策推动以及星级示范村创建带动,全市90%以上村居开展了以“文明一条街创建”和“四化一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完成道路硬化105万平方米,安装维修路灯4300盏,整修活动场所4.5万平方米,建设户用沼气池3200个,带动卫生改厕4.8万座。二、突出关键部位,全面推进“大

3、绿化”工程。把“大绿化”作为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按照“北部生态控制,中部生态建设,南部生态旅游”的思路,坚持专业造林、连片造林,高层次、多渠道、立体化推进,着力打造绿色蓬莱。北部沿海地带,重点以防护林为骨干,以道路植树为框架,构建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中部丘陵地带,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防护经济林;南部山区地带,以封为主,封造结合,重点营造以艾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林业体系。2008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荒山造林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0个,烟台市级绿化示范镇3个、绿化示范村48个。今年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水系绿化工

4、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重点抓好沿海生态防护林绿化、河流汇水流域水土保持林绿化、水库集水区域水源涵养林绿化、干流河岸绿化等“四大工程”,计划到2013年完成水系造林补植2.43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三、完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水系清洁整治工程。一是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安全高效”原则,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科学规划、设定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发挥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作用,对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饮水源头安全。二是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加快组织实施。

5、近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解决了77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5万多人。目前,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三是推进河流池塘清洁整治工程,以农村河流、池塘为重点,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综合采取减少污水排放,杜绝垃圾倾倒,清理杂物,筑堰蓄水,护堤绿化等措施,努力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生态环境。近年来,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完成农村河流池塘清洁整治工程115处,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平方公里。四、强化典型带动,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程。按照“抓创建、重推广”的思路,通过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推动全市生态建设提档增效。根据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

6、、分类指导原则,每年筛选1个重点镇街和20个左右村居,扎实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一方面,严格执行“环保准入、规划先行”、“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资源浪费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及生态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开展矿山秩序、河道秩序、海砂治理及岸线保护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6个,省级环境优美镇7个;建成烟台市级生态示范村53个。五、着眼城乡统筹,逐步推广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作为改善人居

7、环境、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市级层面,重点是加大投入,提高垃圾综合处理能力。投资3500多万元,完成了市垃圾处理场二期扩建工程;投资1.14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碧海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另外,根据园区项目发展需要,在4个镇街规划新建了污水处理厂,为全市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及污水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镇级层面,重点是搞好垃圾中转站建设。目前,南王街道、大柳行镇垃圾中转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在新港街道启动了小型垃圾中转站建设试点,按照市政模式,对辖区村生活垃圾进行一体化处理。村级层面,重点是抓好垃圾收集设施建设。目前,全市340个村按统一标准建设了垃圾池,剩余238个村将在年内完成垃圾池建设,届时,全市村居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将实现全覆盖。在抓好硬件的同时,高度重视卫生保洁队伍建设。目前,全市统一管理的环卫人员300多人,村级自设专兼职保洁员1700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