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62680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永恒的中华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摘要:鲁迅,一个唱响历史既深刻又熟悉的名字,他用最平凡不过的笔杆划破了黑暗的天际,使一代代迷茫的青年人热血沸腾,迎向拂晓的光明。鲁迅,执寸管论世事,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痛斥社会的伤口。本文主要论述笔者所理解的鲁迅,从鲁迅的成长背景以及成年后的代表性事逐一论述。关键词:鲁迅 中华魂 成长背景 (一)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以他大无畏的身姿,不畏强权,不畏压迫,勇往直前,用手中那支像匕首一样的笔去解剖人性,去鞭笞那残暴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的就是要唤醒人们那麻木愚昧的灵魂,纠正人们那扭曲的人性,唤醒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从而迸发出巨大的民族力量去解救当时正

2、面临亡国危机的中国。斯人已去,魂永在。读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都会觉得他的文章艰涩难懂,无法理解,抑或是觉得他的文章太孤傲,太激烈,也太阴暗,不见一丝阳光。但是如果熟悉他的成长背景,当我们置身于他那样的家庭,置身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置身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或许多少能够了解他一点,而不仅只是把他当作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代大文豪那样含着无比崇敬的神情供奉着,捧着。 (二)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而作为家中的长男,在那个腐朽的封建思想仍居统治地位的时代,他自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家人的极大重视,而家庭的责任也自然是责无旁贷地落在他的肩上。所以,在祖父因“贿赂案”下狱

3、后,年轻的他代表他的祖父出席家族会议;所以,在他的父亲生病后,他经常出入各药铺、当铺,经常为各种奇怪的药引而奔波;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承担起爱护照看幼弟的责任。而这些事对他后来一丝不苟,强烈的责任心的形成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啊!也正是因为他从小就有这么多的经历,从而让他逐渐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让他看到社会的各种弊病,让他在爱与恨的交织中逐渐长大,逐渐成熟,而思想也随之逐渐进步。而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发生了重要作用。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这也就是说家庭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重要的影响。同样,鲁迅的家庭为他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埋下了铺垫。首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就接受忠君爱国的思想

4、,而书香门第的家庭让他可以饱览群书,开阔眼界,也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与那些思想懵懂的人相比。他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对人和事物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全面,也更准确。而当鲁迅看到祖父入狱,看到父亲为减轻病痛的折磨而沉湎于鸦片烟的吸食中无法自拔,看到过去殷实的家庭正一步步走向衰落时,他被这种种的经历磨练着,影响着,使他幼小的心灵从一开始便被深深地刺伤。从而使他时常怀疑,使他时常忧郁,使他时常感到孤独,使他有时瞧不起人,又使他不断地在内心反省扣问自己。而他所有的这些情感融合在一起又使他更能冷静清醒客观地观察各种人和事物。使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从而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散发着生命的

5、气息。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注入了他的情感。既有对统治者的憎恨,像鲁四老爷之类;又有对受压迫的人民的同情,像祥林嫂之类;也有对麻木不仁者的痛心疾首,像华老栓之类;还有对革命者的赞扬,像夏瑜。每一个人物都以他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让每一个读者在那些人物形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他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仿佛就是一个社会,在那个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都生动可感地出现在不同的生活场合,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人生。对社会现实,鲁迅先生是敏锐冷静的,但他也是孤独的,所以在他的孤独者中,我们看到的魏连义师一个不被世人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可的。他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所以,在世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异类。在他的祖母死后,家

6、族里的那些人准备了一大套台词想逼他就范,逼他按照旧规矩做。而这情形,我想与鲁迅当初娶朱安时差不多吧。而看魏连义,我们似乎就是在读鲁迅先生。 (三)而每次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他“弃医从文”的故事。应该说“弃医从文”的举动是他很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如果没有他当时看似疯狂的一举,时间也许就不会再有后来的鲁迅了。如果没有那次放映片事件,也许他将继续学医下去,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者,而不是一个解放人们思想的大文豪。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带着这一美满的梦,接受新思想洗礼后的鲁迅漂洋过海,远

7、涉日本开始了他的学医之路。面对侵略者的疯狂侵略,面对他们那如饿虎般地吞噬着中国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具有爱国情节的鲁迅以为中国人无法抵抗侵略者的侵略是因为是中国人的体质太差了,所以他企图通过医术来强健中国人的体魄,让中国人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从而将侵略者驱逐出去,还中国人民一个和平安宁的国家。所以,在学习时,他是那么地认真与努力。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将他这一美好的梦击得粉碎。在一次微生物学上,当老师在电影上映出一个中国人据说是因为替俄国人做了军事上的侦探而被绑在中间,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许多体格强壮的中国人却神情麻木地站在左右“赏鉴”这示众的盛举。先生用“赏鉴”这描述当时围观看热闹的人的心态,而且

8、对于砍头这样的事在当时那些国人看来却成了盛举。读起来,不禁让人哑然,让人震惊。这看似幽默的笔调中,含有多么大的讽刺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而更让鲁迅先生感到愤懑的是当时正在观看这一影片的其它中国留学生竟也与日本学生一样拍掌喝彩起来。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鲁迅先生的内心,同时也促使他思想认识的进一步了升华。放映灯事件让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所以他在他的示众中,展示给世人的是一个个带着稀奇、观赏的神情的看客,悲哀的神情溢满了整篇文章,死寂的气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9、。鲁迅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每个读者无不为那些人的愚昧无知而愤慨,而悲凉的色彩萦绕在空气中,让人心情既沉重又压抑,而鲁迅正是想通过营造这份悲哀的氛围让人沉思,让人去反省自己,从而达到心灵的明智与释放。鲁迅以他冷漠的文字无情地剖析社会的每一个阴暗面,嘲讽的语气,挖苦的语言,冷静的思考。汇成了一篇篇沉重犀利的文章,那一篇篇的文章中融入了他的喜怒哀乐,透过他的文章,内心总不禁泛起阵阵难以排除的压抑沉重的苦闷,他似乎总是在人们正沉浸在各种赞美之词中时给人浇一盆冰冷的冷水,让人感觉他是一个不拘言笑,严肃认真的,留着一排浓密的胡须的,手中总是夹着一支似乎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烟的老人。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10、正视社会现实的老人,一个正在呐喊彷徨的老人,一个敢于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猛的战士。然后他也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的,他只会对敌人冷漠,让敌人对他敬而畏之。但是对自己人,他是一个亲切和蔼的人,他也会在开心的时候露出天真灿烂的笑脸,也会说出幽默诙谐的笑语,引的人哈哈大笑,这时的他是让人“敬而近之”的。所以当他的侄女说的鼻子要比她爸爸的鼻子扁时,他说是因为周围太黑了,结果把鼻子碰扁了。这时的鲁迅换掉了他一惯的冷傲面容,慈祥而又开心快乐的神采布满他的脸盆。他是慈祥温和的,他也是同情怜悯的。当他在一个寒冷彻骨的晚上遇到受伤的人力车夫时,即使天已经黑了,凛冽的寒风一个劲地直往身上钻

11、。他仍不辞辛苦地赶回家中取出医药箱帮人力车夫上药包扎。直到人力车夫能够自己走回家时才放行。他同时也关注青年人的成长。所以当电车售票员面对书价上的两本书恋恋不舍而又因囊中羞涩举棋不定时。他,这个穿着灰布长衫的老人将自己翻译的书无偿地送给了那个售票员。我们总是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是鲁迅,他一样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则。作为一个新思想的先驱,他却在拥有朱安后再娶许广平,这样的做法在当今的我们看来与他所接受得新思想有多么的不符合。而且他还辜负了朱安的一生,用他的话说:与其说朱安是他的母亲给他找的妻子,还不如说是他母亲给自己娶的妻子。所以,很多人就这点大肆攻击他。而当我初次直到鲁迅的身边还有一个不

12、为人知的结发妻子,而且40多年来,她过的生活就像在守活寡时,鲁迅在我心中那崇高的地位不禁动摇了。但当看完那篇文章后,内心又不禁为他而折服。朱安,一个由家长选择的妻子,一个与鲁迅没有爱情,没有思想共识的妻子。面对又一个由家长包办的婚姻,具有新思想的鲁迅似乎除了选择接受外就别无选择了。所以在整个婚礼举办过程中,他就像一个道具,按着所有的旧规矩,机械地一一例行着公式。因为在那个散发着腐败气息的社会,一个被拒绝的待嫁姑娘将面临的是比她守活寡还要痛苦的生活,她的生活中将会出现各式各样谩骂与嘲讽,而且她将永远也嫁不出去。虽然鲁迅后来想过离婚,但他始终没有这么做,虽然他们之间只有夫妻之实,但总比将她残忍地推

13、到地狱中要好得多。因为这样她至少还是周太太,而不会被人说成是因为品行不好。而被丈夫遗弃的女人,也许也有人会说鲁迅既然不爱她,为何还要娶她,既然娶了她,为何又不要她。而我想对于两个思想相差万里的人,他们之间如何能进行思想交流,而爱也是在思想交流中产生的。而鲁迅不要她,我想这是鲁迅对她的尊重。他不能把她当作一件生产工具,当作奴仆那般看待。人生本一世,流芳可千年。鲁迅已逝去多年,但他深邃的思想光芒,亘古的人格力量引导我们前进的足迹,只因这一切源于鲁迅。这位时代的伟人永在纪念的远方挥手。他是永恒的中华魂,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也是希望。参考文献:1 熊家良. “国民性弱点”与鲁迅的忧郁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4) 2 朱晓进. 读当代鲁迅研究史J. 鲁迅研究月刊 , 1992,(04)3 杜一白. 对鲁迅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在辽宁鲁迅研究学会1988年年会上的发言J. 鲁迅研究月刊 , 198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