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2597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第三阶段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总结(2011.92011.12)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学期初的活动计划,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各种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经过半年的努力,初见成效,在逐步形成了东城小学自己的教育特色。一、进展情况:本学期经典诵读课题形成了“

2、全员诵读,绽放精彩”的书香氛围,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中的实践性原则。借助晨读时间,以年级为单位的诵读展示活动堪称学校的一道风景线,精彩的诵读展示也彰显了语文老师们的才干。每天早晨白板上播出的经典名句、诗文配画朗读,课前三分钟的诵读、班级黑板报、文化墙上的“诵读园地”、班队会等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享受着诗意,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受着经典的熏陶,品着中华之文化精髓。经典诵读比赛、诗词之星的评比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重视国学经典。二、本学期内容选用:一、二年级主诵:三字经,优秀古诗文10首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游子吟三、四年级主诵:弟子规,优秀古诗

3、文20首。游园不值、村居、春日、咏柳、回乡偶书、小池、山行、梅花、江雪、古朗月行、绝句迟日江山丽、江南春、悯农春种一粒粟、忆江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寻隐者不遇、早发白帝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竹石五、六年级主诵:诗经论语,优秀古诗文30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七步诗、滁州西涧、浪淘沙、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长歌行、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寒食、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

4、元日。三、主要做法与成绩:(一)、统一思想,达共识。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针对性的做出了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

5、逐渐积淀。(二)、精心安排,造氛围。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1、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2、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3、各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4、充分利用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窗一门一柱,向学生传递经典的气息,营造书香的

6、氛围,让经典伴随我们的每一个脚印。5、紧紧抓住诗经等的民俗文化,挖掘形成校本教材,在诵读中将之弘扬光大。(三)、活动保障,促实效。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2、每周一节诵读课,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3、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校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4、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我爱古诗作画

7、,一诗一文等活动。5、书法与诗文结合,每周三中午的书法时间一诗文为内容,将中华的两大传统文化融合一体,并结合学校的各个节日、活动,举行书法展览,评比表彰。(四)、科学评价,促提高。1、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早餐时进行“经典诵读5分钟”,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午间“经典诗文欣赏一刻钟”,陶冶学生心智。2、利用晨读,全校师生同诵经典,感受经典诗文的独特神韵。3、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4、进行诗文背诵比赛,评比诗词之星,书法展览等进行评比表彰宣传奖励,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四、困惑与问题:

8、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语文老师们引导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陶冶情操、修身悟道,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经典诵读课题的开展是学校文化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篇,切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思想。新学年课题组成员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诵读领悟上很难深化,教师在诵读的指导上存在不少的困惑,家长的重视程度上仍有待加强,还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渗透课改理念。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城小学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将东城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向另一个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