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62449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一、 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内涵所谓“小学自主发展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发展多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自主发展教育是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基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支柱,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真正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完成小学阶段全面育人的奠基工程。 小学生要实现自主发展,在自主性方面要做到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分析;在主动性方面要主动参与,情趣广泛和较

2、强的求知欲望,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成功动机;在创造性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质疑应变能力,研讨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小发明、小创造);在养成性方面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预习复习、专心听讲、独立作业、合作研讨、积累资料;而且要形成几种能力:观察分析、思维表达、自学探索、归纳总结、实验操作。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还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指导、疏导、诱导等方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自我提高,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又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

3、己去发现;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二、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自主性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备学习的主体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掌握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及时反馈、自主评价。例如,借用齐莫曼对自主学习的界定来说,自主学习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的,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的物质

4、和社会环境,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并促进自身潜力的发挥等等。第二、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的一面,而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的一面上,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自主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脱离对教师与他人的依赖,由自己独立做出选择、决策,展开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贵在独立,它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表现出来。第三、能动性 自主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上,能动性是相对于受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它区别于他主学习,是

5、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各种压力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可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式学习、主动式学习,它是在人的内在需求驱动下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动性最根本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动机、责任、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自主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上,能动性是相对于受动性而言的。自主学习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它区别于他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各种压力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可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式学习、主动学习,它是在人的内在需求驱动下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能

6、动性并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动性最根本是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动机、责任、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第四、差异性每个人的独立性,首先来自于先天素质差异,同时,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尽相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选择也不同,因此,逐渐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学习中面对同一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知识基础情感准备也不同,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速度及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与寻求学习资源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帮助。第五、情感性(还没找到)

7、第六、反思性(还没找到)第七、小学生自主发展具有相对性。 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对的自主与绝对的不自主学习是较少的。不管是从横向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有些方面自主,有些方面不自主的。比如学生在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学习时间都不可能由学生完全决定,不可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分清在哪能些方面是自主的,哪能些方面是不自主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自主性培养。三、抓住自主发展教育的重要特征,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发展。1主动参与 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创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正是在主动参与中形成

8、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2合作学习 我们的自主发展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共同发展,通过合作与交往,在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一种平衡,同时也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3重视差异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获得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长和鲜明的个性,自主发展。4体验成功 自主发展教育强调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表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奖,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