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624199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柴棒医术实用方法总结.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柴棒医生治病养生系列- 首先申明,我即将谈到的非药物治疗疾病方法都是取自周尔晋老先生的火柴棒医生手记和人体X形平衡法简易X形平衡法(淘宝、当当均有售),并非我所创,只不过机缘凑巧学到了,不敢敝帚自珍,在这里将我熟练运用过几个方法系统呈现给大家。先开篇对周老的理论体系给个初步认识吧,我认为他对祖国中医主要有三点贡献:首先系统的提出了内药的概念,认为人体与生俱来,其本身体内即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大药库,所谓“内药是根据,外药是条件,外药通过内药而起作用”,而长期以来,我们却是重外药而轻内药;其次,解决了如何调动内药的问题,用火柴棒、牙签替代传统的银针,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针灸成为每个

2、普通人都很容易掌握的操作方法,而且更加安全、简便易行。再则,提出的“高低医疗学”发前人所未发,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悟出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的方法,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在讲以下各种治疗方法之前,先打个预防针:请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哇,这么多穴位啊,还是耳朵里面,密密麻麻的哪看得清楚啊,岂不很容易压错”“中医理论我一点都不懂,我是学不会的了”“啊,要压这么长时间,给小孩退个烧,要推拿40分钟,我坚持不了,太费劲了,还是打针吃药吧”“呀,火柴棒要到耳朵穴位上太疼了,象皮肤被撕裂的感觉,我受不了,还是吃药吧”以上抱怨和畏难情绪必须先要克服,

3、才能真正掌握好这套方法,要知道,我也是对中医一窍不通,对穴位也没有过研究,但我却照样现在运用自如,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你要首先相信这套方法和尽量实践运用,经验和信心要从实践中来,我就是从第一次用小儿推拿法给我小孩成功退烧开始,建立起的信心,后面的学习就得心应手了。第一章 治病(儿童篇)一、退烧(2岁小孩剂量)先还是从小儿退烧说起吧,一是因为它是小儿推拿中最难和最复杂的,掌握好它,其他方法都触类旁通,二是,我学小儿推拿也是从退烧开始的。三组动作,开始吧,大约40分钟-1个小时,你准备好了吗1、清脾土300次(直推拇指)、清肝木300次(直推食指),清心火300次(直推中指),清肺金300次(直推

4、无名指),补肾水400次(直推小指),只推手指第一节,往指尖方向推。2、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3、清天河水300次,推脊柱300次,如果小孩高烧超过40度,加退六腑300次。推完脊柱这就做完了,你可以去呼呼大睡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着小孩退烧,你收获成果和喜悦吧。不过,虽然方法很清楚,还有几个注意事项:1)、以上次数是2岁小孩的标准剂量,如果小孩不是2岁,则需要根据实际年龄加减,如1岁小孩,则手指推拿次数需要减100次为宜。这套方法最适合5岁以下小孩,超过10岁则必须用成年人的退烧方法,后面我就会谈到。2)、手法要加适当的力度,不能是轻轻在皮肤上摸,尤其是推三关、推脊柱等动作,要见到

5、皮肤发红。3)、每个动作必须做完,方向和顺序不能错,尤其是方向。这方面我是有深刻教训的,手指直推为清,旋推为补,有一次我给小孩退烧时,无名指我用了补的手法(旋推),结果小孩差点得了中耳炎。注意:退烧的手法是,五个手指全部是往指尖一个方向推,而且只推指尖这一段指节。4)、小儿如果不配合,可以等他睡觉了后做。另外,推拿是,最好沾点润肤露什么的,有润滑作用。推六腑这个手法只能是高烧40度以上才能用,40度以下高烧不要用,很伤人。如果小孩不出汗,可以给小孩泡个生姜熬的热水脚,多喝温开水,配合小孩推拿法很快就可以退烧。5)、所谓清肺金、清脾土、清心火,清肝木、补肾水其实就是对应在小孩五个手指上做直推和旋

6、推操作,但是关于方向问题却是有争论的,有的流派认为直推是补,旋退为清,有的流派则相反。但请不要管其他版本如何,尽管按照周老的方法来操作,因为他的小儿推拿法是经过30多年的实践验证的。记住:拇指(脾土)、食指(肝木)、中指(心火)、无名指(肺金)都是直推为清,旋退为补,直推的方向是在罗纹面上向指尖推,旋退则是在罗纹面上作顺时针运动;唯独小指(肾水)相反,直推为补,旋退为清。换句话说,在为小孩退高烧时,在五个手指上都是做向指尖方向的直推运动。6)、上面这些手法只能作为治疗使用,不要作为小孩日常保健使用,不要有事没事给小孩补脾土,补肾水等。小孩日常保健方法我在后面会谈到。二、小孩感冒和咳嗽(2岁小孩

7、剂量)本法可以治疗一般咳嗽、小儿慢性支气管炎,该方法适合于5岁以下小孩,剂量是以2岁小孩为标准,1岁以下次数减半,10岁以上小孩则该用成人方法。1、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400次,看专业名字又有人犯难了,还是看图吧,看了后,哦,这么简单,不就是推手指的第一节嘛。呵呵,十个手指都要推,这一组动作是耗时最长的。1)、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2)、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3)、分推肩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分推肩胛骨和揉肺俞这个步骤是最重要的,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只做这两个动作。三、儿童腹泻

8、先贴段文字,里面说了一个炮姜治疗胃痉挛和一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案例,这里主要将治小儿腹泻,但炮姜法也很有用处,我家里人有两次遇到类似胃寒情况,一喝红糖姜水就好了。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共八个步骤,有点多,最关键的其实是推大肠、推尾椎、揉长强三个步骤。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每个步骤都做,身体是一个整体,其他的步骤有调理和巩固身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学会了小儿退烧的手法后,以下东西就不陌生了,同样有年龄次数的要求,有方向和顺序的要求。上面再补充一句,捏脊在这里首次出现,但后面你会注意,这是整个周老医疗体系中最常见和用得最多的一个手法,每天坚持具有滋阴补血、调理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的功效,对于治疗肝脾病、肠

9、炎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捏脊简单说来就是翻背皮,“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尾椎开始到颈椎,方向从下至上算一遍,一次共捏5遍,大约2-3分钟时间,可以临睡前夫妻双方互相做,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四、医治白血病幼儿火柴棒医生手记中记录了治疗幼儿白血病和成年人白血病的案例:一农妇怀了10胎,一到五胎正常,六、七、八、九4胎,生下后小孩均患白血病,六、七、八3胎已亡,年龄均没有超5岁,现第九胎小儿已4岁,面临白血病晚期,此妇肚中又怀第十胎。形势是很严峻的,我曾拒绝为她治疗,但她四处求医碰壁之后,仍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此男

10、孩奄奄一息,一张皮包着骨头,腹胀大如鼓,坚硬如石,高热40 而不降。病家说:“这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无论情况如何?你都是我们的大恩人!”他们着实山穷水尽,别无他路了,便答应试治。我利用小儿推拿法。但有两大难题,一是降热,高热一定要降下来,否则孩子便会被活活烧死;二是要把肝脾肿大治消,使其恢复正常。按形法“四边有病中间平”的原则,我决定采取以捏脊为中心的降热与消肿的医疗方法,先以推拿法摸小儿左手,【补脾土300次(脾土为后天之本,此儿脾土严重虚弱,根本无法运化食物),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此两穴有清火、降热功能,此儿阴虚阳亢已到极点),补、清肺金各150次(热生于肺,清肺有降热作用,鉴于此儿肺金

11、极虚,故而补清结合),补肾水300次(补肾水相当于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推上三关300次(此穴有发汗降热作用),清天河水300次(此穴是退热要穴,还有宁心与安眠之作用),退六腑300次(此穴大寒,相当于中药中之犀角、羚羊,非40 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推脊柱300次(从颈椎向下一直推到尾椎,此穴为退热要穴)】(小儿退烧手法),【捏脊5次(从尾椎骨一直捏到发际,此穴为消除肝、脾肿大之要穴,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治疗肝脾肿大,抗癌,非常重要)。有人说“时医治病尾”,也许我是很走运的时医吧!一周之后,此小儿体温完全恢复正常,20天之后,肝、脾肿大消失,腹部完全恢复正常,只是在两

12、星期时,【发生腹泻,原来因脱肛留不住大便,在长强穴上扎了一针,腹泻就好了】(长强穴止泻)。也就是说20天我就击退了白血病病魔,使孩子康复,本打算再压20天的,但因淮南家中小儿心脏病发作,我不得不请假回家。此儿健康活泼地活了4个半月,忽因感冒高热,转成肺炎,不治而死,死时腹部正常,无白血病症状。另一件事,秋天田野有成熟之“枸杞子”,我嘱此妇大量生服枸杞子,此妇甚信我言,吃下大量枸杞子(无法计算数字),第十胎母子平安,小儿也不再患白血病。实话实说,小儿如不死亡,当然更足以证明形法、小儿推拿法确实可抗白血病。死亡了,同样说明形法、小儿推拿法是白血病的克星。而吃了枸杞子后的孕妇,不但自己身体好了,孩子

13、也不再是白血病了,这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也不妨以中药枸杞子来治一治白血病。治疗白血病儿取穴示意图: 五、儿童日常保健手法每天早上或晚上,给小孩进行推拿保健,药方:每天捏脊五次,补脾土300下,揉二马 300下,平肝肺100下一、捏脊,五次捏脊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是一件祖宗流传给我们的养生法宝。能健脾和胃,升发全身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能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能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等等常用手法:被捏者俯卧在床上或者沙发上,掀起衣服,坦露整个腰背。操作者站在被捏者旁侧,两手沿着被捏者脊柱的两侧,捏起脊背上的皮肉,一边捏捻,一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的长强穴捏到颈项部的大椎穴,重复5遍

14、。为了提高效果,经常配合采用三步一提的方法,以加大刺激量。即每捏捻3次,便停止前行,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捏脊时具体操作方法:1、每晚睡前施治,受术者最好空腹。2、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3、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再重覆第一步,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轻松感,第二天晨起通体舒畅。一开始经络阻止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基本原则:持之以恒。患有慢性疾病或体质虚弱者,最好养成天天定时捏脊的好习惯,久久行之,效果必然越来

15、越明显。若能坚持一年半载,甚至三五年,整个身体必然得到显著改善。二、补脾土,每次300下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三、揉二人上马,每次300下部位:二马穴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操作:揉二马是将患儿小指屈曲于掌心,医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揉二马主治先天不足、大补元气,滋阴补肾。四、平肝肺 100下平肝肺是清肝经和清肺经一起联推,清肝经是用食指从指根直推向指尖,清肺经是从无名指指跟推向指尖,可以同时推。第二章 治病(成年人篇,10岁以上)预备知识:首先要准备的工具:火柴棒,按压是用有火药的圆头接触患者的皮肤,如果手头没有,用牙签的圆头,或自己削一段木棍替代也可以,木棍一头要削圆。关于火柴棒压耳穴和手穴的注意事项:(一)火柴棒的选择。为了预防火柴棒忽然折断要选择比较粗壮的火柴棒无须用全根火柴棒可将火柴棒杆部掐除三分之一,带火柴棒头留下三分之二即可应用。这样压耳穴更实在有力更不易折断。(二)采取垂直压法。一般均是垂直压在耳穴之上只有极少穴位,如交感穴,因为其位置在眼看不见处,只能斜压一般不斜压,更不能横压。因垂直压更实更有力有利治疗(三)采用火柴棒头(即带药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