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62401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中风;抑郁症;护理关键词中风; 抑郁症; 护理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最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其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认为活着无意义等。由于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信心丧失,对治疗造成障碍,影响其彻底康复2。Moris等3经过10年随访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如果伴发抑郁,将延缓脑卒中后的康复,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4倍。200305200508,我院收治中风后抑郁症18例,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取得较满

2、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8例住院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9岁,平均岁;病程最短28 d,最长13个月。其中缺血性中风14例,出血性中风4例。18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中风,且为首次发病,符合中风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昏迷、智力障碍、失语者。治疗方法对中风后抑郁症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即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淤汤治疗。疗效标准与结果疗效标准参照张氏4的方法制定,以痊愈、好转、无效三项评定。精神症状全部消失,情绪、情感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痊愈;精神症状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时有情绪、情感低落,能勉强处理一般日常生活为好转

3、;精神症状无改善,情绪、情感低落仍明显为无效;疗效判定统一以3个月为期,包括住院期与非住院期。18例中,痊愈5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2 观察与护理对PSD的观察PSD是中风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临床中我们发现,PSD患者的活动障碍常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又可影响PSD患者的康复,形成恶性循环。PSD除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外,还减慢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并可使死亡率升高。同时,神经功能低下也应是继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PSD的发病概率与病程也存在一定关系,病程越长,PSD的发病率越高,不过由于病例数稍少,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般护理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居室要通风换气,环境

4、清洁,保持空气清新;合理饮食,选择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供给足够热量。避免发生呛咳、误吸等;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协助定时翻身,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保持患肢功能位置,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瘫痪程度。功能锻炼中风后患者的恢复一大要点就是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包括肢体与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坚持被动和主动相结合、床上和床下相结合、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三结合”的原则下,最主要的是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的运动方法。肢体活动能加强血液循环及恢复

5、肌力,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反过来也对抑郁症的恢复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学者5认为,肢体活动能力越低,PSD的发生率越高,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将功能训练贯穿于中风的始终,充分发挥病人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或重新获得技能,缩短恢复的期限。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实现全面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而患者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转归。笔者在临床观察中注意到,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多具有焦虑、自卑、依赖等心理,不愿配合治疗,甚则自暴自弃,产生轻生念头,严重影响临床疗效。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当尊重和关心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中风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同时说明康复需要一个过程,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且根据病人性格特点、病情轻重、家庭境遇的不同及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如紧张恐惧、悲观失望、被动依赖等采取不同的心理支持方法,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树立坚持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是指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进行家庭干预对象主要为PSD患者有行为能力家属。内容为:认知干预:向患者家属宣教PSD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诱因、病因、预防及治疗,提高其家属对疾病

7、的认识;心理干预:讲解心理、情绪对PSD的作用,明确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消极影响,指导其做好患者的思想疏导工作,并建立家属病症痊愈的信心;行为干预:教会家属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方法,协助患者进行经常性的功能训练,根据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改变家庭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情感干预:重点讲解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本病恢复的异常重要性。3 讨论护理对PSD患者的重要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医护患及家属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临床上历来都非常重视护理对于本症的康复作用,护士在协助进行药物康复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掌握患者

8、的病情动态,从饮食、生活起居、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对患者施护,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本症的有关知识和护理技巧。因此,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不仅担任治疗者,还起着协调者、观察者和宣教者等作用,对促进PSD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干预对PSD患者的康复作用病人是一个身心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疾病康复十分重要。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家庭关爱丧失,就意味着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融洽的家庭关系及家庭关系及家庭支持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PSD患者的康复,及时正确地发现和处理中风后患者的情感障碍是中风康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家庭干预便是将这一道

9、理运用于临床护理研究,把社会、家庭、医院联系起来,将临床治疗与康复从医院延伸到家庭。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疾病知识介绍,缓和家庭气氛,行为认知干预等系统措施的介入,改善或促进而有效的良好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学者6研究发现,家庭干预对心境障碍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且在疗效与服药依从性两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点在我们的观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应当引导起临床护理的重视。随着社区护理体制的逐步健全,精神康复的院内社区循环已成为发展趋势,促进了医患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并巩固和提高了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的效果,对于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家庭关系以及创造社会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10、。参考文献:1 杨明明.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59.2 殷春萍.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25.3 Morrsi PL,Bear H,Fries S,etof depression with 10 year post stroke meotaityJ.Am J Psychiatry,1993,150:124.4 张秀荣,赵鸿运.舒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2,22:35.5 张歌心.中风后抑郁症的康复与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30:50.6 李新英,薛玉香.家庭干预对心境障碍的疗效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