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62340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与家长沟通方法及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与家长交流的方法及策略有效与家长交流的方法和策略在我国家庭特色不停变化的今日,家长可否踊跃参加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及其与家长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在交往态度上,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以关怀孩子的态度同家长保持常常性接触;二是要表现出一种与家长合作的真挚梦想。怎样提升交流成效,是交流两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师与家长能够在以下方面做出共同努力。一、掌握交流的方式与方法,教师要有五颗“心”1、要有一颗“爱心”。不论你是哪一类学校的老师,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 心 。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发自肺腑的,对学生充满热忱的心。从心理上来讲,人关于事物是比较敏感的,只有出自诚心

2、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切接受。所以,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诚心在关怀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对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整理 烂摊子。诚挚的感情能够拉进相互的心灵,让交流和交流更简单也更快乐2、要有一颗 公正的心作为班主任,关于学生,一定是公正地评论,视同一律。不可以因为学生的家庭条件,成绩好差,而有所不同。在公正的前提下,正确地评论学生,实事求是的向学生家长反应状况只需你是从事实出发,家长对你也会有一个优秀的印象,在与你的交流中,会更为简单和服气。3、要有一颗 谅解的心即谅解学生,谅解家长。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真切表现。但也要依据不同的状况,以不

3、同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大可公然夸奖,这关于家长和学生都是一种鼓舞,能够促使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关于表现差的学生,我们班主任不单要注意场合,还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一想,注意语言的委婉,即要使家长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孩子的表现,又要他能沉着的对待孩子的问题,为接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4、要有一颗 耐心很多家长是来自乡村,他们大多数都是安分老实的农民。而也有一些少量不讲理,素质相对差的家长,关于家中独一的孩子,都比较宠爱,什么都听孩子的,自己的孩子都对,错都是他人带的。对有这种人,我们要有耐心,并且特别发言多注意。不单要不骄不躁,并且要注意语言,能很好

4、的驾御责备的艺术,让这种家长认识孩子不对的地方,认识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损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5、要有一颗 恒心学生的不足,相同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更正,班主任应当和家长长期的交流,互通学生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实时对学生的进步赐予夸奖和鼓舞,退步的方面则应实时指出,敦促其更正,使学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二、注意战胜交流阻碍,产生防止不用要的矛盾1 / 51、察看咨询 , 实时反应交流出现的好多问题是直接有误会或信息的不正确造成的。假如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常常认识反应信息,则回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教师能够问家长能否理解了他说的话,或许咨询相关该信息的一系列问题,以核实信息能否按原存心图

5、被接受。教师在与家长口头交流时,能够察看他们的眼睛及其余非语言线索,认识他们能否在接受你的信息。2、注意措辞 , 简化语言不切实的语言可能会成为交流中的阻碍,所以教师应当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教师不单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全部的语言合适于听者。在访谈中,许多教师都以为与学生的爷爷奶奶交流比较困难,他们不可以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学生的爷爷奶奶与教师在年纪、经验、文化背景、思想看法等方面存在必定差距,并且两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所以面对这样的听众,教师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合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

6、才能使双方的交流阻碍尽可能减少。3、踊跃聆听 , 换位思听和聆听是不相同的。纯真的听是被动的,而聆听是对信息进行踊跃主动的搜寻。不论是教师仍是家长,在聆听对方说话时,都应注意进行“角色换位”,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剖析说话者的企图,另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我对对方信息作出反响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理解以致反响,这样能够提升聆听成效。4、克制情绪 , 防止矛盾当交流两方因为某中原由产生情绪时,最好暂停交流,直至恢复沉静后在进行交流。当家长火冒三丈而来时,请你为他奉上一杯降火的茶。曾记得有几位家长火冒三丈到我办公室说:“某某老师打我孩子,你们解决不解决。”说话的语气特别强硬。我转身去搬了一张凳子给他

7、坐,并倒了一杯水给他,当我把水送到他手里时,家长原来紧绷的脸已牵强地露出了一点礼貌的笑脸,这时再向家长说明我们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方式不平等的话,家长就基本上能接受。事情解决起来就主动了。这种状况在学校常常会遇到: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情对学校的某中做法存心见时,火冒三丈的找教师或校长谈话,明显,在这种情绪不快的状况下的交流是不会顺利的,有时不只不会解决问题,还回惹起矛盾。所以,对交流两方来说,在交流过程中克制自己的情绪实为良策。5、注意态度 , 真挚交流教师与家长交流时,第一要尊敬家长。教师要以同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敬他们的人品与看法,要耐心、虚心、诚意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利的建议,努力创

8、造和睦、轻松、快乐的交流环境,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保持协调一致。其次,要必定孩子。教师一句不足挂齿的夸赞,都会让家长感觉快乐,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摸摸孩子的小脸蛋说:“你真棒!老师真高兴。”而这种奖励性的行为和语言在必定程度上加强了孩子持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必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快乐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希望获得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获得延长,就能有效促使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互动。再次,对家长要视同一律。家长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不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别,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

9、的历程教育好孩子。所以,教师应当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觉教师的关注或重视。六、奇妙用语,不要冒昧在家校交流中,两方不免会商到孩子的弊端,这时教师就要奇妙使用语言。第一,要先扬后抑,即先必定孩子的长处,而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重就轻,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沉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悉孩子在学校“惹祸”了,常常会局促不安地等候教师的责备,这时假如教师先不衬着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余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忌。往常状况下,家长会不由得取代孩子向老师致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剖析并找出原由,踊跃追求解决的方法。再次,要淡化孩子的弊端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可以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忧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关于孩子所出错误的认识与态度。所以在原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眼前,教师重点在于表达一种梦想,即让家长理解:讨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获得家长的支持,以便共同指引孩子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总之,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停的学习和累积,才能为学生的成长供给优秀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