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2317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集体备课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 愁中心发言人:王国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2、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课伊始,放钢琴曲思乡(配以秋日落叶的画面) 导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2、,总是离人泪。深秋是个让人伤感的季节,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在他们人生的秋天,依然远离故园的时候,会产生浓浓的乡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二、 走进作者学生介绍三、 指导朗读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 3、教师范读4、划分诗的节奏。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节奏是感情的外在体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朗读诗歌必须讲究节奏,课堂自由朗读。在课件展示节奏、重音基础之上,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如大声地读、小声地读

3、、摇头晃脑地读等。读出节奏感、旋律美。(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5、指明学生朗读。(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学生试读,师生评价、明确: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把感情加进去。 三读:声情并茂 。 指导朗诵。 6、男女生比赛朗读四、 品味1、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四个时间词语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

4、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 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明确:(小组合作探究)小时候离家读书,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所以乡愁诗小小的邮票。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

5、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教师小结: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成为具体的事物,变成了具体触摸到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的乡愁就有了依托。这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5、请大家注意在这四个名词前都有一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我们把这几个形容词去掉读一读看看好不好?为什么? (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所以这几个形容词不但不能去掉,读的时候,还应该重读出来

6、。) 6、海峡是否真的很浅?哪个词能看出来?(“一湾”,写出了宽广,好像绕来绕去,非常曲折,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他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那么怎样抚平作者心中的伤痕呢?(祖国统一,大陆与台湾不再分离) 五、拓展延伸1、 “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y 虞y美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ho 黄鹤楼随着学

7、生激情高昂地举例,课堂上也弥漫减不断理还乱的乡愁。课件展示,学生将心比心,说说乡愁,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2、 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乡愁是”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 例如:乡愁是树乡愁是 (乡愁是故乡那棵苍老的树 ,无论走到哪,它都在我记忆深处永远长青。)(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六、 课堂小结方案一: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

8、种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我们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课件展示) 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崇高的情感。(学生齐读) 很好。听,这样一首时时在耳边浮现的歌曲,这样一段轻轻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聆听一分钟吧!(课件展示) 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

9、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设计理念: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从内容、语言、音韵等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聆听歌曲,达到三个效果,一是调整学习情绪,消除学习疲劳;二是使整个课堂贯穿一种乡愁的氛围;三是利用歌曲和诗歌在节奏、重音、感情上的通性,引起学生共鸣,巩固教学重点。方案二;课堂小结(尝试背诵)1.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在给以我们强烈的

10、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背诵这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集体背诵诗歌,最好配乐。)2.回忆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方法(可以请学生试着总结,再由教师评点):即赏析现代诗歌的历程。七、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尽量当堂背诵,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2、习作园。请以大陆小诗人的身份写一首呼唤台湾归来的诗。3、设计室。收集有关台湾地理概貌、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制作一份以了解台湾为主题的手抄报。八、板书设计:乡 愁余光中托物 寄情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乡之思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主题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国之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