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620531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_鸡兔同笼.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三交镇中心校刘廷花制作2010.11.08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112114页的内容。(2)、搜集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的有关资料。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代数的一般方法。3、 能准确地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实际问题。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2、 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魅力,增强民

2、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热情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内容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本节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这个题材,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的普遍性。学情分析:1、“鸡兔同笼”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列方程解答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直观易懂,要提倡。3、“假设法”学生不熟悉,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

3、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化繁为简,探索理解分析的多种思路。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突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鸡兔同笼”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

4、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有关“鸡兔同笼”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百度视频】http:/ 最后“做一做”中的题让学生感受“鸡兔同笼”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激趣导入:【百度视频】http:/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鸡兔同笼”问题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例1把原题的数量变小,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操作。】1、学生默读此题,思考: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5、,分别是什么意思?所求问题是什么?2、尝试列表法(1)猜想师: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学生猜)(2)验证: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师生算出脚的只数)(3)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大家如果能够把刚才的猜想按照一定的顺序列成这样的表格(大屏幕出示表格),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各项表示的含义。(4)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之后交流完成情况,并逐一填写在大屏幕的表格中。师:像这样把我们的猜测按一定的顺序列成表格,这种方法叫列表法。观察这个表格,你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怎样的。师: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但是如果数据很大,会发生什么情况?(繁琐)。【设计

6、意图:猜测、列表尝试法,是解决问题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但当问题中的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列表的方法就会很繁琐、复杂,这时列表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揭示进一步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的必要性。】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我们以前说碰上难题可以找“X”帮忙,不妨试试。(一名板演,一名汇报)3、(1)解:设兔有x只,那么就有(8 x)只鸡,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4x2(8x)=262x+16=26x=5 85=3(只)答:兔有5只,鸡有3只。(2)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呢?(兔的脚只数+鸡的脚只数=鸡,兔共有脚的只数)(3)用方程解决有什么好处呢?(直观,数量关系清楚易懂)4、小结交流,归纳方法师:今天我们解决了一

7、个什么问题?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为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一般都能适用?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用猜测、画图、列表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了。假设法和方程解就具有一般性,不管是数据较大时或数据较小时都可用到这两种方法。【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求解,从而体会到

8、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氛围。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会思考,学会自学,通过思维训练,使学生肯学、肯做、敢做、会做。5、了解鸡兔同笼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课件演示(电脑“阅读资料”,了解“抬脚法”学生试着解释。)【百度视频】http:/ 942-35=12(头) 兔的头数 35-12=23(头) 鸡的头数师:这就是最早的鸡兔同笼问题。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古时候的人们太聪明了。生:他们不仅聪明还很勤劳。生:他们太伟大了。生:我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师: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

9、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也很了不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像鸡兔同笼的古代问题较多,在教学时,应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有情有趣的一门学科。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师: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扬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也类似。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解答生活中放入“鸡兔同笼”问题。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鸡兔同笼问题?

10、师:生活中像“鸡兔同笼”的情况是很多的,我们重在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类似的问题。2、探究创新乐园。(1)动物园中的问题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2)游乐园中的问题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乘6人,小船每条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3)生活园中的问题A、小红参加数学知识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10分,做错一道题扣2分。小红每道题都做了,共得64分。她做对了几道?3、三新精英园: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解决,旨在加深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的理解。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板书设计:鸡兔同笼解:设兔有x只,那么就有(8-x)只鸡。 4x+2(8x)=26 82=16(只) 2x+16=26 2616=10(只) x=5 102=5(只) 85=3(只) 85=3(只) 答:兔有5只,鸡有35只。 教学反思本教案已用于实际教学,反思整节课,我有以下感受:(一)思得1、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运用猜想与列表的尝试法、假设法、代数法等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