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619853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岭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化 音乐 学科教学案年级 五主备人袁会红课型综合音乐课课时4单元情系江淮课题情系江淮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欣赏领唱、合唱情系江淮,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2、能用竖笛演奏江苏民歌姑苏小调,并结合乐谱视唱,吹好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注意节奏准确和换气自如。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以语言、动作、歌唱等方式对音乐主题的变化与重复作出基本准确的反应。资源的整合与撷取(学情分析)【歌曲资源分析】情系江淮这是一首优美的合唱歌曲,旋律流畅,情感淳朴,作者发自内心地歌颂了鱼米之乡江苏。歌曲前四句为女声领唱部分,语调亲切朴实,情感真切,用叙述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述江

2、苏的古往今来。歌曲最后两个乐句是合唱部分,通过六度大跳,到达歌曲高潮,情绪变得激发起来。【学情分析】歌曲第一段描述了江苏光辉的历史,第二段讲了江苏灿烂夺目的今天。歌颂了江苏不愧为“鱼米之乡”,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技术选择PPT幻灯片 音乐课堂实施集体分享个性修改教学基本流程第四课时(一) 激趣导入,感受歌曲1、导入,以情系江淮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现江淮水乡风貌的视频。2、学生说说聆听后的感受3、指导学生欣赏歌曲情系江淮(二)融情互动,欣赏歌曲1、乐曲简介 情系江淮这是一首优美的合唱歌曲,旋律流畅,情感淳朴,作者发自内心地歌颂了鱼米之乡江苏。歌曲前四句为女声领唱部分,语调

3、亲切朴实,情感真切,用叙述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述江苏的古往今来。歌曲最后两个乐句是合唱部分,通过六度大跳,到达歌曲高潮,情绪变得激发起来。 2、初听歌曲,学生随着歌曲轻轻晃动身体,用肢体语言感受优美流畅的旋律。3、师指导学生随音乐左右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4、再听歌曲,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演唱形式。5、生答:领唱、合唱(三)角色扮演,表现作品1、师指导学生在童声合唱部分随音乐哼一哼或唱一唱,感受歌曲的情绪。2、以情系江淮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歌词,赞颂美丽富饶的江苏。3、学生分组朗诵歌词(四)欣赏乐曲,理解作品3、学习竖笛姑苏小调的指法。4、逐句的教授学生吹奏乐曲。5、放慢

4、速度练习乐曲。6、再听乐曲的原曲的旋律,帮助学生建立旋律印象。7、学生自由练习乐曲。8、师生共同演奏乐曲。9、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的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领唱、合唱情系江淮,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2、能用竖笛演奏江苏民歌姑苏小调,并结合乐谱视唱,吹好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注意节奏准确和换气自如。【基础保障】 唱:哼唱演唱歌曲情系江淮 认:倚音 听:体验作品的艺术美, 【重难点突破】1、竖笛指法连接,音的跨越【创新尝试】音乐小达人、律动小精灵。【 活动聚焦 】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师生共学;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展开歌曲教学,如:听唱法、视唱法、模唱法、对比法等。(一) 激趣链接(求知铺垫)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新课学习(二) 歌声嘹亮(唱歌教学)教师讲解歌曲要求,采用视唱法学习歌曲。(三) 梦想搭档(合作检测)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对自己的歌曲演唱进行自评,教师巡视指导进行抽测。(四) 乐海畅游(欣赏教学)拓展相关音乐文化的交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五)成长舞台(延展留白)基于体验的小组合作,合作表演,丰润情感。班级角色统整,集体表演展示。【技术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学的设计活动再构1、认真聆听,思考问题。2、跟音乐律动3、熟悉歌曲的主题旋律。4、丰润情感。作业设计与展示板书设计反思与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