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61837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讲解学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学习好资料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乔家屯学区南网头中学孟士春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联系实际,面向未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总结精神旨意。

2、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教材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单元的整体感知是这样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此单元的课文除了敬业与乐业外,还有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两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本单元的文体是演讲和书信,将它们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将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词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此课文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有助于

3、学生们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语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3、学情分析:九年级上册要重点学习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学生虽然对这种表达方式并不陌生,但对知识点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因此在该课的教学前,先要有一个知识的准备,简介议论文的一些相关知识,学习议论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应尽量和他们的自身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

4、词语,如“征引、旁警、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4)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2 .能力目标:(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快乐学习;(3)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2 .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教学难点:对“敬

5、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方法:1 .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2 .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 .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弊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

6、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 .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

7、0余万字。二、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旁警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三、整体感知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组: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八、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

8、“要乐业”三个问题。四、研读揣摩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1 .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2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3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1 .略。2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3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警;接着,用

9、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五、质疑问难1 .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2 .教师发问。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

10、,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问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大地问第一等人呢?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七、布置作业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2 .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2 .回顾本文论

11、点及文章结构二、研读揣摩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1 .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2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3 .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的。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1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2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12、3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警,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三、质疑问难1 .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2 .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四、体验反思(多媒体出示)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

13、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1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

14、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难!,”2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3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六、课文小结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七、布置作业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分析论证:有业(基础)敬业(举例、引用)乐业(对比、道理)总结:勉励人们敬业、乐业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