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福的关系.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61708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与福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与福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与福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与福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与福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与福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与福的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与福的关系“德福一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伦理信仰,然而现实社会中“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却处处可见。“好人没好报,恶人没恶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需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和对待。只有实现了“德福一致”,每个人各得其所,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们才能幸福和谐,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德”与“福”的内涵“德”简单地讲就是指人的品质和情操,是指一种主体性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谈到“德”不能不谈 “道”。“道”是人之所行的路,在哲学意义上是指“规律”,而在伦理学意义上是指“规则”、“规范”。道德是 “道”与“德”两方面的辨证统一。但这里谈“德与福”更

2、多地是谈有“德”。“德”与“得”相通,二字可以互训。 “德者得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所谓“外得于人”,就是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端正心性修养基础之上,身体力行,使内心正直原则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谓“内得于己”,既反省自我,端正心性,使个人内心具有善的品性。春秋之后,“德”就更多地倾于向内化方向发展,更侧重于人的内在心性与品德。何谓“福”呢?幸福就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是长久或巨大的快乐,是对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里体验。快乐的心里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生存和发展之完满是幸福的客观实质;介于二者之间的人生重大欲望、需要、目的得到满足或实

3、现,则是幸福的客观标准。幸福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体。它不仅是一种主观心里体验,也有其客观内容,即重大需要之满足和生存发展之完满。幸福也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它不仅依据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它也有其普遍的共识,主体的普遍需要的满足。 “德”与“福”两个不同的范畴,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有德有福、无德无福、有德无福、无德有福。第一种和第二种显然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故不做讨论。而 “德”与“福”的不一致却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二、“德”与“福”不一致的原因分析(一)主观认识上的原因首先,幸福的概念分析表明,幸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快乐的心里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从

4、而达到生存发展的某种完满,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幸福是主观的,完全依主观感觉而转移:一个人只要他觉得幸福了,他就是幸福的;只要觉得是不幸的,就是不幸的。比如:一个农民,只要“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就会觉得很幸福了;一个百万富翁,如果觉得他亿万富翁的目标没有实现而痛苦,那么他就是不幸的。幸福的主观性,表明了人们会对“德”与“福”不一致的现象以及不一致的程度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就是福、福就是德,“德”与“福”是一致的。既然对于“德”与“福”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还有讨论“德”与“福”的客观基础吗?有的。那就是幸福还有其客观性。我们要努力创造实现幸福的客观条件,让“好人有

5、好报”。其次,幸福不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幸福的相对性是指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的幸福是不同的。如,一个饥饿之人认为能吃上一碗饭就是幸福了,但_旦他的愿望满足了,就会觉得这不是幸福了。可见幸福是相对的。但如爱情幸福、精神幸福等又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是绝对幸福、普遍幸福。相对幸福也就是特殊幸福会因其满足的是主体的特殊需要而具有相对性。绝对幸福就是指人的普遍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这种幸福对于任何主体都是一样的,决不会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可见绝对幸福是前提,是根本。不断地发展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满足的就是人们的绝对幸福。但我们也要不断地为

6、自由,更加幸福。由于幸福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人们对于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衡量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所以,“德”与“福”相背离的程度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当然, “德”与“福”不一致的现象还是广泛存在的,对此我们还可以从社会环境方面加以分析。(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福”而忽视了“德”。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注重个性、功效和实惠,努力追求和肯定各自的物质利益,并在道德领域用不同的尺度来看待利益问题,由此导致社会道德状况纷繁复杂。在传统社会或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取得生活资料、支配生活资料的方式,就业、

7、休闲、娱乐、消费的方式,一般都比较单调划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则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模式,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生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生活方式更加多样,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这样,非道德理由很容易战胜道德理由,导致人们的价值选择趋向功利化。第二,社会主义的改革还不完善,法律的滞后,制度的缺失,没有了对德福一致的强有力的支撑。“行善者吃亏,作恶者得福”的现象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一幕一幕地上演:老实人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默默无闻,钻营者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反而扶摇直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人们的文明程度还很低。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不仅

8、是道德的支撑和保证,同时也是社会正气的弘扬。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的底线。严密的法律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支持正义。第三,西方伦理文化的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于道德的不同理解也是造成“德”“福”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对外开放,国门打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目标和生活方式,随着其资金、技术一起被带了进来,并对我国一些人产生了影响。有些人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道德思想中的糟粕,在道德取向上呈多元化趋势。甚至有的人认为“福”就是“德”。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导致人们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道德多样化的格局中,既存在破坏性的

9、因素,也蕴涵着建设性的因素;既潜伏着危机,也孕育着希望。这种状况在不同的条件的制约和作用下,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并由此造成不同的结果,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推进德福一致的措施“德”与“福”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们都曾做出过积极的探索。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康德曾提出了德福一致的三个条件:灵魂不死、上帝存在和意志自由。中国的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善恶轮回、宗教信仰。实际上,这二者都是将德福一致的实现寄托于来世、寄托于彼岸世界。将现世的幸福寄托于来世,无异于自欺欺人,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要靠自己去改变。我们应该在现实的世界里,客观分析德福相背的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10、探索如何实现此生此世的幸福,而不是将希望寄托于遥不可及的未来。第一,要在制度上给予“德与福一致”强有力的支撑。制度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保证,也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导向标,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如果人们坚信恶有恶报,那么,没有人敢轻易作恶;如果行善总是没有好结果,那么,还会有谁愿意行善呢?日常生活之所以屡见德福相背离的现象,与制度的导向不力有着很大关系。英雄之所以“流血又流泪”、“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就在于见义勇为认定、奖励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到位。要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德福统一,必须要有一套公正合理的制度作后盾,

1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公正的制度下,个人幸福是根据其自身的德性来分配:品德越高尚的人,分得的幸福就越多;品德越低劣的人,分得的幸福必然要少,不是制度不给予他幸福,而是他自己选择了远离幸福。有了刚性的制度作保障,通过制度来赏善罚恶,德与福才有了统一的现实基础。就拿“见义勇为”来说,政府应该建立健全见义勇为奖励、保护机制,为英雄们今后的生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如为见义勇为立法,保障英雄们的基本权益,让他们得其应得;加强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建设与管理,保证见义勇为资金的专款专用,为见义勇为事业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制定见义勇为的跟踪服务制度,完善长效的保障体系,让

12、英雄永远放心。第二,社会舆论监督又是确保“德福一致”的强有力手段之一。显然制度是记录下来的外在条款,舆论却是铭刻在每个公民内心的无形条款。与制度相比,舆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制度可能存在漏洞,有着不完善的地方,舆论却无孔不入。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性评价力量,舆论能够对社会风气、个体道德产生无所不在的影响:在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实现德福统一方面发挥着自己重要的作用。比如作为社会舆论监督手段之一的新闻媒体,它们通过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鞭挞,对道德行为的赞扬、歌颂,否定无德之人,肯定有德之人,同时树立有德之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起公众追求正义的道德热情,这样就可以形成祛邪扶正的社会风气,形成“德

13、福一致”的社会氛围。第三,通过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培养有道德的人,这也是形成“德福一致”的重要条件。比如,公民的公正意识是对付不公正现象的力量源泉。一个具有公正意识的公民,才能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是对自己权益的侵犯,才敢于运用法律、道德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位官员之所以能前“腐”后继,一个个黑社会组织之所以能横行一方十多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公民公正意识的缺失。无论腐败是否直接关涉自身,都是对社会公共利益、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因为社会财富的大蛋糕是既定的,腐败分子没有付出任何劳动就无偿地占有了其中的一部分,每个公民应分得的那块蛋糕就小了。另外,他们对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更会

14、使人人受其害。所以,对待不公正现象,人人都有责任进行谴责。但大多数公民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都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心态,任邪恶滋生、蔓延,这实际上是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一个地方,如果公众有很强的公正意识、维权意识,犯罪分子就不敢猖狂。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靠大家来营造的。人人争做有“德”之人,自然就为“德福一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道德观念似乎已经过时,而新的道德观、伦理秩序又没有建立,整个社会陷入了道德的真空。要重建人们的道德信念或道德信仰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德福一致”既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人们正当的追求。不断地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实现“德福一致”的那一天就不会遥远。 赞同0| 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