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617032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教案【设计思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积极体味、感悟作者的情感,学会欣赏诗歌丰富的手法,凝练的语言。注重朗读,在读中体味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领略诗歌的内涵;通过竞赛性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以此来欣赏这两首诗歌,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热爱现代诗歌,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学素养。【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品味、感悟两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了解两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教学重

2、点1品味和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欣赏作者在表达感情时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欣赏诗歌情感和表达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感悟、欣赏回延安的思想感情及表达特征。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民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当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回延安。教师安排交流课前学习成果(学习途径:图书资料、网上资料等)。学生自由发言。1作者简介。2诗歌创作背景。诗歌写于1956年。诗人从1940年至1946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在久别1

3、0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3说说“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形象和思想感情。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全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要表现了哪些内容?主要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主要内容有;回到延安、回忆延安生活、亲人团聚、延安新貌、歌颂延安历史。(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动、难忘哺育恩情、热情歌颂、眷

4、恋热爱等。(只要说出整体印象)2从五个部分里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朗读给同桌听。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从音准、节奏、情感三个方面评价。三、品读欣赏,体悟诗歌表达特点。1学生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能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明确:运用拟人、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运用凝练的词语表现情感。2学生活动。从诗中任选三处(其中有一处是关于词语凝练性特点)进行赏析。教师引导赏析要点:既要写出语言的表达特点,又要指出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

5、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3全班交流活动成果。4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悟情感。四、拓展延伸,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发讲义或投影贺敬之的另一首诗三门峡梳妆台与回延安进行比较。教师指导比较要点:写作目的、诗歌内容、手法运用等特点可在课后完成。附: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 2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

6、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望三门,门不开,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

7、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梳妆来呵,梳妆来!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1958年3月参看答案:一 相同之处1.文学样式相同,选文与原文都是诗歌。2.写作目的相同,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3.构思方式相同,两首诗都是以追思历史,喜爱今天,畅想未来为构思线索。4.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二 不同之处1.诗歌形式不同,三门峡梳妆台是自由诗;回延安是民歌体。2.诗

8、歌内容不同,因而表达的中心不同,三门峡梳妆台抒写的是对黄河的感受;回延安抒写的是回延安的感受。3.三门峡梳妆台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回延安气势高亢悠远,突出了民歌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教学再别康桥。引导学生感受康河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品味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独特的风格。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名校有哪些吗?(哈佛、牛津、剑桥)唱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诗句的诗人是谁吗?由此引出剑桥大学,引出徐志摩,同时播放剑桥大学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活动成果:徐志摩个人资料及有关背景。二、初读诗歌,感悟诗中情感。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

9、己喜欢的小节朗读,其他同学从音准、节奏、对情感的初步理解等方面作评价。2欣赏配乐朗读,感受名家对诗歌感情的演绎。思考: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讨论后明确: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三、品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1引导学生思考:诗中主要表现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你能把握诗的感情变化吗?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表达感情的关键词语。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明确:能够体现作者感情脉络的关键词语:作别荡漾甘做寻梦别离沉默诗人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再到怅惘,经历波澜。这种变化源于对康桥的爱恋。2齐读诗歌,注意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特征。3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情感的?教师指导:意

10、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学生用笔划出诗中的意象。讨论后明确: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也构成了诗歌柔美的意境。4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清新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想像和优美的意境。同座两人交互读与听,评一评谁更能读准诗的节奏和韵律。四、尝试背诵。在配乐声中齐背全诗。五、课后语文活动,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训练思维能力。1文字投影或讲义印发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在比较诵读中体会徐诗风格。2学写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同学之间交流朗读。3积累:收集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人咏离别的诗句。附: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