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615757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期末复习习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土的三相组成1-1.取干土重5.10N,通过筛分和水分法测得其结果如表1-1。要求1)绘制土的级配曲线; 2)确定不均匀系数Cu,并判断其级配好坏。表1-1 颗粒分析成果表粒径(mm)22-0.50.5-0.250.25-0.10.10.050.005重量(N)00.351.252.51.00.830.271-2. 三种土的土颗粒级配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1) A的不均匀系数比B大;2) A的有效粒径比B大;3) C所含的粘粒百分率最多。 1-3从干土样中称取1000g的试样,经标准筛充分过筛后称得各级筛上留下来的土粒质量如下表所示。试求土中各粒组的质量的百分含

2、量,与小于各级筛孔径的质量累积百分含量。 筛分析试验结果 筛孔径(mm) 2.0 1.0 0.5 0.25 0.075 底盘 各级筛上的土粒质量(g) 100 100 250 350 100 100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2-1.某地基土试验中,测得土的干重度d=15.7KN/m3,含水量=19.3%,土粒比重Gs=2.71。求:该土的孔隙比e、孔隙度n及饱和度S r。2-2.某地基土样数据如下:环刀体积为60cm3,湿土质量0.1204kg,土质量0.0992kg,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计算: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d,孔隙比e。 2-3.测得砂土的天然重度17.6KN/m3

3、,含水量8.6%,比重ds2.66,最小孔隙比emin0.462,最大孔隙比emax0.71,试求砂土的相对密度Dr。 2-4.某工地进行基础施工时,需在土中加水以便将土夯实。现取土样1000g,测其含水量为20%,根据施工要求,将土的含水量增加20%,问应在土样内加多少水。 增加水量43.5g2-5.某工程勘察中,取原状土60cm3,重99.15g,烘干后重78.05g,比重2.67,求此土的孔隙比饱和度。 e=1.05,Sr=68.7%。2-6.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天然重度 18.4KN/m3;干重度d13.2KN/m3 。液限试验,取湿土14.5g,烘干后重10.3g。搓条试验

4、:取湿土条5.2g,烘干后重4.1g,求:(1)确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确定土的名称和状态。 w=39.4%,wp=26.8%,wl=40.8%,Ip=14,粉质粘土,Il=0.9,软塑状态。2-7.从甲、乙两地土层中各取出土样进行试验,液限L=40%,塑限p=25%,但甲地的天然含水量=45%,而乙地的=20%,是求甲、乙两地的地基土的液性指数IL各是多少?判断其状态,哪一个地基的土较好? IlA=1.33,IlB=-0.33,乙地基好。2-8.已知某软土地基的天然含水量=40%,塑限、液限试验测得:L=35%,=18%,Ip=17%。使用塑性图法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定出

5、土的名称。 低液限粘土(CL)。2-9.某饱和土样,其液限L=42%,塑限p=20%,含水量=40%,天然密度=18.2KN/m3,求IL、e、Ps各为多少? e=1.08,Il=0.9,Ps=2.71。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3-1. 某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图,试计算下述两种情况下土的自重应力。(1)没有地下水;(2)地下水在天然地面下1m位置。 (1)0,37.2,91.5kPa;(2)0,18.6,27.4,52.6kPa。3-2. 试计算下图所示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分布。 3-3.已知某均布受荷面积如下图所示,求深度10m处A点与O点的竖向附加应力比值。(用符号表示)sz0=0.412p

6、0,szA=0.08p0,比值0.194。3-4.分别计算下图中O点下,z3m深处,不考虑相邻条基和考虑相邻条基影响时的附加应力(基底附加压力均为150kPa)。考虑sz0=43.8kPa,不考虑sz0=64.8kPa。3-5.房屋和箱基总重164000kN(见下图),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0?8.85m。3-6.某条形基础(见下图),宽3m,求中点下0.75m、1.5m、3.0m、6.0m以及深0.75m处水平线上A、B、O、B、A点的附在力z(均要求列表计算)并绘出两个方向的竖向分布图。中心点:0.75m处sz=192kPa,1.5m处164,3.0m处11

7、0,6m处62kPa。0.75m处水平线上szA=100kPa, szB=180kPa, szO=192kPa, szB1=180kPa, szA1=100kPa,3-7.如下图所示,某矩形荷载p200kPa作用于地表面,矩形面积尺寸为AB105m2。已知角点下z10m深处N点的z24kPa,求矩形中点以下z5mM点处的竖向附加应力。sz=96kPa,3-8. 某基础地面尺寸为20m10m,其上作用有24000KN竖向荷载,计算:(1)若为中心荷载,求基底压力; (2)若合力偏心距ey=0,ex=0.5m,求x轴上两端点的基底压力? p=120,pmax=156kPa,pmin=84kPa。3

8、-9.如下图所示,求A、B二点处的总压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 A点:s=95kPa,s=45 kPa, u=50kPa。B点:s=209kPa,s=99 kPa, u=110kPa。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4-1.已知原状土样高h=2cm,截面积A=30cm2,重度=19.1kN/m3,颗粒比重ds=2.72,含水量=25%,进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试绘制压缩曲线,并求土的压缩系数1-2值。 a1-2=0.38MPa-1。压力P(kPa) 0 50 100 200 400 稳定时的压缩量h(mm) 0 0.480 0.808 1.232 1.735 4-2. 如图所示,测得C

9、点的前期固结压力pc125.4kN/m2,试判断其天然固结状态。 scz=70.8 kPapc,属超固结土。4-3. 有一高2cm,横截面积为50cm2的饱和土样,压缩试验数据见下表。 垂直压力强度(kPa) 0 100 200 压缩量(mm) 0 0.926 1.500 试验前土样饱和重量为1.736N,试验后干土重为1.166N,土颗粒G=2.70,求0100,100200kPa间的压缩系数,与100200kPa间的压缩模量,并判断其压缩性。 e0=1.269,e1=1.164,e2=1.099,a0-1=1.05MPa-1,a1-2=0.658MPa-1,Es1-2=3.33MPa。4-

10、4. 已知土样直径为12cm,高为3cm,在有侧限压缩仪中做压缩试验,原始孔隙比为1.35。当施加荷载p1=100kPa时,孔隙比为1.25,p2=200kPa时,孔隙比为1.20,试求土样在两级荷载作用下压缩变形和压缩系数。 p1时,s1=0.128cm,a1=1.0MPa-1,p2时,s1=0.191cm,a2=0.5MPa-1。4-5. 在天然地表上作用一大面积均布荷载p54kPa,土层情况见下图,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m处,其上为毛细胞和带,粘土层的压缩曲线见ep曲线图,粗砂土的压缩量可忽略不计,试求大面积荷载p作用下,地表的最终沉降量(要求采用分层总和法,按图示分层计算)。 第一层s1=

11、76.9mm,第二层s2=58.1mm,s=135mm。 4-6. 某中心荷载下的条形基础,宽4m,荷载及地基(为正常固结土)的初始孔隙比及压缩指数如图,试计算基础中点的沉降值。 s1=201.5mm,s2=77mm,s=278.5mm。4-7. 如图所示,基底面积3.6m2m,基底附加压力129kPa,埋深d1.0m,地面以上荷重F900kN,地基为粉质粘土,试用规范法计算沉降量。(取zn4.4m) s=44.6mm。4-8.有一矩形基础,底面尺寸4m8m,埋深2m,受4000kN中心荷载(包括基础自重)的作用,地基为粉砂层,19kN/m3,压缩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最终沉

12、降量。 s=81.8mm。压应力(kPa)50100150200孔隙比0.6800.6540.6350.6204-9.厚6m的一层粘土夹于厚砂层之间,当以原状粘土试件作固结试验时,2h内固结完成了80,试件高度为4.0cm,仅上面排水,试求此地基粘土层固结80所需的时间。 t=1.28年。4-10.某饱和粘土层厚8m,受大面积荷载p=120kPa作用,该土层初始孔隙比e=1.0,0.3MPa-1,K=18cm/年,在单面排水条件下问加荷一年的沉降量为多少? st=70.6mm。4-11. 某地基软土层厚20m,渗透系数110-6cm/s,固结系数0.03cm2/s。其表面透水,下卧层为砂层。地

13、表作用有98.1kPa的均布荷载。设荷载瞬时施加,求:(1)固结沉降完成1/4时所需时间(不计砂层的压缩)。(2)一年后地基的固结沉降。(3)若软土层的侧限压缩模量增大一倍,渗透系数缩小一倍,地基的固结沉降有何变化? t=12.14天,st=60.2cm,不变。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5-1. 一组直剪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用作图法求此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值,C201kPa,f25法向应力(kPa) 100 200 300 400 抗剪强度(kPa) 67 119 161 251 5-2. 一种土,测得其C9.8kPa,15,当该土某点280kPa,80kPa时,该点土体是否已达极限平衡状态。 t

14、f=84.8kPat=80kPa,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5-3. 有一含水量较低的粘土样,做单轴压缩试验,当压力加到90kPa时,土样开始破坏,并呈现破裂面,此面和竖直线成35角,试求内摩擦角和粘聚力C。 C=31.5kPa,f=20。5-4. 一粘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施加围压3200kPa,试件破坏时主应力差12280kPa,如果破坏面与水平夹角57,试求内摩擦角及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切力。 f=24, s=283kPa,t=127.9 kPa。5-5. 对某饱和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得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60kPa,如果对同种土进行快剪三轴试验,周围压力为180kPa,问总竖向压

15、应力为多少,试样将发生破坏? s1=340kPa5-6. 某中砂试样,经试验测得其内摩擦角30,试验围压3150kPa,若垂直压力1达到200kPa时,试问该土样是否被剪坏。 未破坏。5-7. 对一饱和原状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破坏时测得3200kPa,12400kPa,孔隙水压力u=100kPa,试样的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求:孔压系数A;有效应力强度指标C、。 A=0.25,C=76.2kPa,f=26。5-8. 饱和粘性土试样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施加的围压3是196kPa,试样破坏时的主应力差13274kPa,测得孔隙水压力u=176kPa,如果破裂面与水平面成58角,试求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剪应力、有效正应力及试样中的最大剪应力。 s=273kPa,t=123kPa,s=97kPa,t=137 kPa。5-9. 某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