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1480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 6 琵琶行教学案4(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行班级 姓名 小组 第 号【学习目标】1、能够疏通第四、五段大意并背诵。2、掌握第四、五段中的文言知识。3、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第四、五段中的重点字词;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生活学生已接触过不少文言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朗读和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自主学习的内容一 回顾旧知识 梳理前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二、基础知识感知1解释下列字词 往往取酒还独倾(独自饮酒) 呕哑嘲哳难为听(形容声音繁杂)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 为君翻作

2、琵琶行(写作)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原处坐下) 满座重闻皆掩泣(掩面哭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湿:沾湿,形容词作动词)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以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词语三、探究问题1. 如何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此句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在封建礼,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迥然不同。但此时,他们同是来自京都,同是才华出众,同是沦落在信僻的浔阳江畔,而且同是命运悲惨。琵琶女的艺术生涯毁于“老”,诗人的政治生涯毁于“谪”,相似的命运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到一起。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出了封建社会诸多艺人和文人的辛酸,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这两句既交代了诗

3、人的写作动机,又点明了全诗的主旨。2.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尊重与同情,又是对当时

4、对当时社会的控诉。3. 这首诗歌前后有几处有关风物描写的文字。找出来请分析有什么作用。明确:(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2)“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3)“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5、。(4)“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情节曲折在“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

6、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以情动人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全诗使用的典故很少,语言精练明畅。诗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写诗吊念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小组讨论问题预设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提问展示问题预设1. 口头展示:基础知识感知2. 边板展示:探究问题的内容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整理内化1. 学生总结本节课掌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2. 本节课没能解决的问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