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1290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摘要目的:探索开设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的办法。办法:以情景模拟为导入的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教学模式探索。结果:学生认为在课程结束后11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师比拟课程后5个方面的能力都优于课程前(P0.05)。结论: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教学,有效地衔接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关键词人文素养;情景模拟;教学;实训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是培养护生人文素养、教会学生把人文关心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体现人文关心、真正落实人文护理的教学改革。实训中应用一系列礼仪知识、人际沟通技巧、心理护理、护理伦理和健康教育等知识,与护理工作融合,使学生掌

2、握护理人文素养的各个方面内容,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对象与办法(一)教学对象。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共196人,其中女生168人,男生28人。本课程于2008-2008学年第二学期,即学生第四学期开课,学生已于第三学期完成护士人文素养课程。(二)教学办法。1前期课程。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的前期课程是专业根底课程,如护士人文素养、护理学根底、健康评估等,同期学习的有临床课程内科护理学,学生通过专业根底课程的学习以及局部临床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技能及人文素养和人文关心知识。2教学教材。自编讲义“护士人文素养实训案例。3教学内容。护

3、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总学时数为36学时,9学时的理论学时以三次专题讲座方式进行,包括如何提高护士人文素养、如何培养人际关系、如何防备护患纠纷,为实训做好理论铺垫。27学时的实验学时分4次上,以护士人文素养为职业能力要求,以医院工作环境为场景,进行门诊、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特殊科室五方面进行护士人文素养实训。4教学形式。(1)实训办法:这门课从临床案例着手,以情景剧导入,以人文素养实训训为目的的教学形式。一个自然班约50人分2个大组,2个示教室上课,根据案例角色需要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定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护士,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察看员等。通过发展相应的

4、护理活动,使其体验到将来从事相应的护理工作的情景和自己扮演角色的感觉,在工作的环境中体现人文素养和人文关心。课前每组学生可以使用老师自编讲义“护士人文素养实训案例上的案例,也可以自编案例。根据情景模拟需要,编排脚本、布置适宜的模拟场景。上课表演,讨论,老师点评。课后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和感受,写心得体会。这门实训课是和内科护理学同学期,其他临床课程尚未学习,所以每次课需要发挥学生的自学和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每个案例的相关疾病知识,然后应用已学的人文素养的理论知识,融合心理护理,护理伦理、健康教育等尚未系统学习的知识。(2)评价与考核办法。考试完全采用非理论形式进行,考核工程包括沟通情境模拟表演+实训体

5、会报告。(3)实施效果调查。分别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文素养实训课对学生的实施效果。(三)统计学办法。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两组间比拟用t检验。二、结果(一)学生对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设计问卷,调查教学的效果。教学后发放问卷196份,回收196份,有效率为100%。结果如下(见表1)。教师对学生课程前后5个方面的能力也做了测试,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二)学生各种能力课程前和课程后教师评价比拟。此能力评价考查的是5个维度,沟通能力用的是许亚红研制的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人文关心用的是黄弋冰的护士人文关心能力量表;健

6、康教育能力采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护理礼仪是采用实训前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护理礼仪操作考试给分,心理护理采用案例考查学生实训前后的实际应用能力(见表2)。三、讨论护理专业开设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是护理人文素养培养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是护理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护理学院虽开设了护士人文涵养课程,但所开设的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不足横向的相融性;综合性人文课程数量少1,应用性护理人文课程微乎其微。教学效果还停留在较浅层面,人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知识层面,而精神境界的提高、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些较深远的影响力还发挥得不够。传统的“重技术、轻人文的护理观和教学模式导致

7、教学与临床脱节、护理技能操作与护理人文教育别离2。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实践的需要相互渗透、互相融合,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解决与护理实践脱节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应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通在学校办学和护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表2可以看出,把护理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渗透于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之中,营造护理实训的人文环境,学生在护理礼仪、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护理、人文关心、健康教育等方面受到系统训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并把护理行为标准训练贯通于每一项操作之中,学生在模拟病房、模拟人、同学角色互换中培养人文素养,为学生在见习、毕业实习中自觉做到处处体现人文关心护理。将人文素养培养以护理案

8、例情景教学导入,是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医院工作过程的融合。这门实训课从临床案例着手,创设以模拟真实情况为主要特征的情境,将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教学办法联合运用到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教学中,使学生在接受教学过程中有如置身于真实的临床护理环境3,深刻体验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人文素养,到达教学和临床实际的衔接。通过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在护理过程中贯通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思想意识,增强护患交流,到达人文关心的实际目标,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体现护理人文精神。从表1中可见82.6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非常好,通过根据案例查找资料,88.27%的学生非常认同能提高信息查阅能

9、力;94.3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使得其更容易熟悉以后的护理环境方面非常好等等。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护士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教学过程充沛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察看者、倾听者和导学者的角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发明时机让学生充沛阐述自己的看法、感受、信息,给学生以充沛的自由度。在整个教学过程充沛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11个工程,学生都认为非常好,提高各方面能力,如94.9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好,86.73%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非常好等等。总之,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综合实训教学,可解决长期以来教育与临床脱节、理论与实践别离的问题,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医院工作过程的融合,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自学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开展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现代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张伟,曹梅娟人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浙江医学教育,2008,14(1):52田玉梅,谢日华,彭艾莉人文素养在护理案例情景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08,29(6):933周琳情景模拟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价值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14(8):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