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61181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 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分析 2008-12-20 15:15:32 摘要: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诸如:经济增长、价格、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等等。然而,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可持续的?哪个是主导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从四川实际情况入手,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税收增长的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额进行定量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四川“十一五”期间税收与经济良性互动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税收增长价格经济增长税收征管笔者认为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它在税收产生环节影响税收的

2、增长;税制结构、税收政策,它们在确定纳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环节影响税收增长;税收征管水平,它在税收实现环节影响税收收入;价格,它在计量应纳税额和税收收入等环节影响税收增长。结合四川情况,本文对这几个因素的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一、四川经济情况、税收情况概述“九五”“十五”期间,四川省gdp总量从2985.1亿增至7385亿,净增长4400亿,增长1.47倍,2005年gdp总量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九;税收从229亿增至765亿,增长536亿,净增长2.34倍;税收的弹性系数多数年份均大于1(1998年、2003年例外),表明税收是快于gdp增长的;虽然宏观税负从1996年的7.68

3、增至2005年的10.36,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的宏观税负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如2003年四川的宏观税负为9.06,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列24,居西部12省市第11位,仅高于西藏自治区,与四川gdp总量在全国和西部所居位置是很不相称的,这一方面表明四川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较差,可税gdp的比例还很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聚集财力、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等能力的弱化,或者说税收增长可能还有较大的空间。二、税收增长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一)因素法测定各因素的影响份额1.因素法简介。因素分析法是用来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某种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

4、主要思想是:在考察某因素的影响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笔者结合相关数据,确定方程如下:其中:tpgs,t代表税收收入,p代表价格,g代表经济增长,s代表剩余因素(注:由于税制结构、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等因素难以量化,所以采取剔除价格、经济增长因素后得出),0、1分别代表基期、报告期。同时,()表示税收变动额,表示由价格变动造成的税收变动额;表示由经济增长造成的税收变动额;表示由剩余因素造成的税收变动额。各因素对税收收入变动额占税收收入总变动额的百分比,即为各因素对税收收入变动额的影响所占比重。2.剔除相关因素的计算。根据表1中税收收入、税收增长指数、价格指数、经济增长指数等数据,以四川2005年情况

5、为例分别计算剔除价格、经济增长后的税收收入:765/1.013755.18,765/1.126679.39,其他年份计算方法类同,计算结果见表1:表1年份报告期税收税收收入(基期)税收增长指数(以上年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增长指数(按可比价计算)()剔除价格影响剔除经济增长1996229.44109.3109.81997259.12229.44112.93105.1110.2246.54235.141998274.47259.12105.999.6109.1275.57251.571999295.31274.47107.5998.5105.6299.79279.642000337.

6、69295.31114.35100.1109.0337.35309.802001387.66337.69114.79102.1109.2379.68355.002002456.37387.66117.7299.7110.6457.74412.632003494.77456.37107.75101.7111.8486.47442.522004594.60494.77120.17104.9112.7566.82527.592005765.00594.60128.65101.7112.6752.21679.39注:(1)价格指数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2)税收增长指数、经济增

7、长指数数据来源于2004年四川统计年鉴、2005年四川统计公报。3.各因素影响额及所占比例的计算。以2005年为例,对各因素影响税收增长绝对额及所占比例计算如下:765594.6(765752.21)(752.21679.39)(679.39594.6)170.412.7972.8284.79说明:左边为税收的变动额,右边第一项为价格变动对税收增长的影响额,右边第二项为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影响额,右边第三项为剩余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额。将等式两边同除以170.4,再乘100得:10012.7942.7349.76,右边三项分别对为各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额占税收增加额的比例。其他各年的计算方法类同

8、,计算结果见表2:表2年份税收收入价格变动影响经济增长影响剩余因素影响增加额比重()影响额比重()影响额比重()影响额比重()199729.6810012.5842.3811.438.415.719.21199815.351001.17.1624.00156.357.549.19199920.841004.6822.4520.1596.695.1725.76200042.381000.340.827.5565.0014.4934.20200149.971007.9815.9624.6849.3917.3134.64200268.711001.371.9945.1165.6524.9736.34

9、200338.371008.2721.5143.95114.513.8536.1200499.8310027.7827.8239.2339.2932.7232.892005170.4010012.797.5172.8242.7384.7949.76(二)计算结果分析1.价格变动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分析。通过表2可以看出,价格变动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有时为正有时为负。其中1997、2001、2003、2004、2005年,因价格水平的提高,影响税收收入增加额所占的比例都超过10,尤其是1997、2004年,由价格引起的增长额分别为12.58亿、27.78亿,所占比例高达42.38、27.82

10、;1998、1999年则由于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价格指数变为负数,因价格变动则使税收分别减少1.1亿、4.68亿。2000年价格基本稳定,对税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2.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分析。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一般说来和税收增长呈正相关。由表2可以看出:1998、1999、2000、2002、2003年经济增长影响的税收收入增加额所占比例都超过了50,尤其是1998、2003年比例竟高达156.35、114.5。虽然1997、2001、2004、2005等年的比例低于50,但其影响仍远高于价格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经调查:1997年税收增长受价格影响较大,加上经济不景气和通货紧

11、缩的影响,经济因素成为次要因素,仅占38.41;1998、1999年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影响,工业经济增长持续回落,导致经济税源明显不足,由经济增长引起的税收增加额仅分别为24、20.15亿,但所占比例高达156.35、96.69;2000年经济运行出现回升趋势,为税收增长奠定了基础,该年经济增长增加税额为27.55亿,占65;20012005年四川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各年gdp增速分别为():10.3、10.25、11.92、16.9、15.76,主要体现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日益趋旺、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对外贸易快速增

12、长等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税收增长额的大幅增加,几年分别增加了24.68、45.11、43.95、39.23、72.82亿,但是经济增长影响的税收收入增加额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因此而逐年增加,却出现了较大波动,如2002、2003年分别高达65.65和114.5、而2001、2004、2005却只有49.39、39.29和42.73。3.剩余因素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分析。如前所述,剩余因素主要包括税收政策、税制结构变化及税收征管水平。调查表明:1997、1998、1999年四川省税务部门通过强化税收执法,大力清缴欠款、堵塞税收漏洞、加大稽查、检查力度等方式以及征税大厅的广泛建立和税收电子化的稳步推

13、进,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加起到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1997、1998、1999年由于征管水平提高分别补收税收8.39、13.22、9亿。但是由于税收优惠、国家其他相关政策的减税效应使得剩余因素对税收增加影响额减少。1997、1999年分别为5.7、5.17亿元;1998年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税收优惠政策而减少了资源税税源,造成税收一定量的减少,使该年剩余因素对税收影响总体为负,剩余因素影响致使税收减少7.5亿元。“十五”期间,四川省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伴随金税工程的推进、防伪税控系统的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税务系统运用的深化以及“严征管,重稽查”措施的继续施行,提高了征收效

14、率,再加上财政返还、税收优惠到期等政策影响使“十五”期间税收进一步增加。尽管受到税率下调、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和再就业政策等的减税影响,该期间剩余因素对税收增加影响额依然不少(2003年除外):2000、2001、2002、2004、2005年剩余因素导致税收增加分别为14.49、17.31、24.97、32.72、84.79亿元。至于2003年,因为“非典”疫情、营业税起征点提高、西部大开发、再就业政策优惠等税收减收因素的影响太明显,共减收约21亿元,致使该年剩余因素总体影响额为13.85亿。从比例来看,除1997年为19.21略低外,其余年份剩余因素影响税收增加比例都较高:1999,2000

15、、2001、2002、2004、2005年分别为25.76、34.20、34.64、36.34、32.89、49.76,比例基本保持在3040之间。 (三)结论1.价格变动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影响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价格因素在通货紧缩的年份(如1998、1999、2002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因素是负的,其他年份基本都是正的,在价格波动较大的年份其对税收增长绝对额的影响较大(如2004年),而它影响税收增加额的比例大小还与总的税收增加额有关(2003与2005年之间的比较可知)。同时,从表3可以看出:经济高涨期价格对税收增加额的正面影响比经济萧条期或稳定期要大很多。但是,从表中难以看出价格影响的规律性和稳定性。2.经济增长对四川税收增长的影响占主要地位,但不是绝对的和可持续的。在规范体制下,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应该是占绝对主导地位(比例占70以上)的,且可持续的。四川省“九五”“十五”期间大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