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60968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最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本标准与GB/T195802004相比变化如下:增加了基本理念增加了部分术语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北就科立特管理咨询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福荣、汤万金、陈志田、马林、吕青、李仁良、焦叔斌、张晓东、金国强、王俊、王国清。本标

2、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5802004引言0.1总则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发展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本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组织的所有者、顾客、员工、供方、合作伙

3、伴和社会创造价值。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强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帮助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管理能力,推动组织获得长期成功。0.2与GB/Z19579-201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指南。0.3基本理念本标准建立在以下基本理念基础上,高层领导可运用这些基本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a)远见卓识的领导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

4、标。b)战略导向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c)顾客驱动将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作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和忠诚程度。d)社会责任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承担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以人为本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f)合作共赢与顾客、关键的供方及其他相关方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实现共同发展。g)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组织的绩效源于过程,体现于结果。因此,既要重视过程,更要关注结果;要通过有

5、效的过程管理,实现卓越的结果。h)学习、改进与创新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是组织追求卓越的基础,传承、改进和创新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关键。i)系统管理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经营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一致,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的各类组织,为组织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6、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卓越绩效performanceexcellence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为顾客、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不断创造价值,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和能力,促进组织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3.2使命mission组织存在的价值,是组织所应承担并努力实现的责任。3.3愿景vision组织对未来的展望,是组织实现整体发展方向和目的的理想状态。3.4价值观values组织所崇尚文化的核心,是组织行为的基本原则。3.5治理governance在组织的监管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

7、披露等活动。3.6标杆benchmarks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经营实践和绩效。3.7关键过程keyprocesses为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重要价值或作出重要贡献的过程。4评价要求4.1领导4.1.1总则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及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4.1.2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a)如何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如何将其贯彻到全体员工,并影响到组织的供方、合作伙伴、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如何在落实组织的价值观方面起表率作用;b)如何与全体员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如何鼓励整个组织实现坦诚、双向的沟

8、通,如何通过对全体员工实现卓越绩效的活动进行激励以强化组织的方向和重点;c)如何营造诚信守法的环境,如何营造有利于改进、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如何营造促进组织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环境;d)如何履行确保组织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的职责;e)如何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f)如何强化风险意识,推动组织的持续经营,如何积极培养组织未来的领导者;g)如何促进组织采取行动以改进组织绩效、实现战略目标,并达成愿景;如何定期评价组织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如何根据绩效评价结果采取相应行动。4.1.3组织治理如何考虑组织治理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对高层领导和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价:a)组织治理如何考

9、虑以下关键因素:管理层所采取行动的责任;财务方面的责任;经营管理的透明性以及信息披露的政策;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b)如何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如何评价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高层领导和治理机构如何运用这些绩效评价结果改进个人、领导体系和治理机构的有效性。4.1.4社会责任4.1.4.1提要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在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做法。4.1.4.2公共责任4.1.4.2.1明确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对质量安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4.1.4.2.2如何预见和应对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所产生的负面社

10、会影响的隐忧。4.1.4.2.3说明为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达到更高水平而采用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以及在应对产品、服务和运营的相关风险方面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4.1.4.3道德行为4.1.4.3.1如何确保组织遵守诚信准则,以及如何建立组织的信用体系。4.1.4.3.2如何确保组织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说明用于促进和监测组织内部、与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之间及组织治理中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4.1.4.4公益支持如何积极地支持公益事业,并说明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域;高层领导及员工如何积极参与并为此做出贡献。4.2战略4.2.1总则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战略及其目标的制定、部署及进展情况。

11、4.2.2战略制定4.2.2.1提要组织如何制定战略和战略目标。4.2.2.2战略制定过程4.2.2.2.1组织应描述其战略制定过程、主要步骤及主要参与者,如何确定长、短期计划的时间区间,以及战略制定过程如何与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相对应。4.2.2.2.2如何确保制定战略时考虑下列关键因素,如何就这些因素收集和分析有关的数据和信息: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以及机会;竞争环境及竞争能力;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或变化;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领域的机会;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它方面的潜在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组织特有的影响经营的因素,包括

12、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要及组织的优势和劣势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战略的执行能力。4.2.2.3战略和战略目标4.2.2.3.1说明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战略目标对应的时间表和关键的量化指标。4.2.2.3.2战略和战略目标如何应对战略挑战和发挥战略优势,如何反映产品、服务、经营等方面的创新机会,如何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所有相关方的需要。4.2.3战略部署4.2.3.1提要组织如何将战略和战略目标转化为实施计划及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关键绩效指标预测组织未来的绩效。4.2.3.2实施计划的制定与部署4.2.3.2.1如何制定和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计划

13、;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战略目标及其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和落实。4.2.3.2.2说明组织的主要长、短期实施计划,这些计划所反映出的在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关键变化。4.2.3.2.3如何获取和配置资源以确保实施计划的实现;说明组织为了实现长、短期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的重要资源计划。4.2.3.2.4说明监测实施计划进展情况的关键绩效指标,如何确保这些指标协调一致,并涵盖所有关键的领域和相关方。4.2.3.3绩效预测说明组织长、短期计划期内的关键绩效指标的预测结果以及相应的预测方法;如何将所预测绩效与竞争对手或对比组织的预测绩效相比较,与主要的标杆、组织的目标及以往绩效相比较;如何确

14、保实现所预测绩效,如何应对相对于竞争对手或对比组织的绩效差距。4.3顾客与市场4.3.1总则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及建立顾客关系、确定影响顾客满意程度关键因素的方法。4.3.2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3.2.1提要组织如何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及如何拓展新的市场。4.3.2.2顾客和市场的细分4.3.2.2.1如何识别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如何确定当前及未来的产品和服务所针对的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4.3.2.2.2在顾客和市场的细分过程中,如何考虑竞争对手的顾客及其它潜在的顾客和市场。4.3.2.3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了解4.3.2.3.1如何了解关键顾客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及其对于顾客的购买或建立长期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如何针对不同的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了解方法。4.3.2.3.2如何将当前和以往顾客的相关信息用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