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60873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精品文档.中外文学经典赏析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1100302课程名称:中外文学经典赏析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开课教研室:广播电视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基础课。2课程任务:新闻传播系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以胜任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在这一背景下,这一课程的开设计划达到以下目的:在基本理论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概况,系统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重点掌握重点作家和重点文学事件;在基本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所涉及文学家的生平,掌握他

2、们的创作经历,重点掌握一些典范作品,达到会分析、会评价这一标准;在基本技能方面,了解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掌握常见写作技巧,重点掌握与其专业发展有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课堂训练这一环节。本课程本学期末采用考查(开卷)形式进行考核。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文学常识,分数占比约为20%;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分数占比约为50%;综合性、提高性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得与失,分数占比约为30%。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作品1.教学基本要

3、求通过详细分析饮马长城窟行、西洲曲、敕勒歌三首诗歌,让学生掌握相关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饮马长城窟行:艺术方面,让学生了解比兴手法、接字手法的运用;语言方面,让学生了解“双鲤鱼”、“长跪”等词语在古代的含义。西洲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接字、谐音等手法的运用,结合诗中“青楼”一词,引入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敕勒歌:让学生了解南北朝诗歌不同风格,并找出原因。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比兴手法,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进行扩展学习。4.教学内容一、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和艺术二、西洲曲的思想和艺术三、敕勒歌的思想和艺术第二章

4、 春江花月夜1.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学习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本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孤篇压倒全唐”,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建安风骨及骈体诗歌的兴衰。介绍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意象:清风明月、江上扁舟、捣衣声。分析物是人非之叹的艺术魅力。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几个意象所代表的独特含义,以及物是人非之叹为什么感人至深的原因。难点是让学生活学活用,尝试利用这些经典手段来表达特定情感。4.教学内容一、初唐诗歌的发展二、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内容三、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第三章 长恨歌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白居易的创作主张及代表作品长恨歌,让学生

5、掌握相关古文化和古文字常识,学习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使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特征。介绍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通过介绍历史上对于作品主题的三种不同认识,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从艺术方面对该诗进行鉴赏品评。艺术表现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效果、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好处、长篇作品的节奏、物是人非之叹的感染力。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白居易的创作主张、长篇作品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4.教学内容一、白居易的生平

6、和创作,以及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二、长恨歌的思想内容三、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第四章 唐代与宋代边塞诗之比较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唐代与宋代边塞诗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高适的创作:学习代表作燕歌行,从中体会边塞诗主题的复杂性。岑参的创作: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中体会乐观主义精神和反衬的表现手法。陆游的创作:学习关山月,就诗中的情感与唐代边塞诗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时代氛围对于创作的影响。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唐宋两代边塞诗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难点是让学生跳出这两个朝代看时代特征在文艺创作中的烙印,由此及彼展开思考,

7、特别是以此分析当代作品。4.教学内容一、唐代边塞诗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二、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三、宋代边塞诗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第五章 李煜的词作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一代词帝”李煜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赏析作品菩萨蛮、一斛珠、浪淘沙、破阵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关于词的基本常识,包括词发展历程以及词与诗的区别与联系。介绍李煜的创作经历。通过分析李煜的代表性词作让学生明白,在时代大背景之外,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变化也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结合作品,了解“登高临远”这一经典意象所代表的情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

8、解李煜前后期创作的不同特点及深层次原因。难点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对李煜创作经历的分析入手,养成对作品“赏”、“析”并重的习惯。特别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作品的能力。4.教学内容一、关于词的基本常识二、李煜前期的词作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一斛珠晚妆初过三、李煜后期的词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第六章 苏轼的词作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苏轼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赏析作品定风波、江城子、蝶恋花。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苏轼生平,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智慧有所了解。介绍苏轼的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介绍词作鉴赏的要领,结合词中的经典词句进行意境分析。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苏轼在逆境下仍保持良好心态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同时让学生了解苏轼词风多变的特点(既长于豪放词,又能写作婉约词)。难点是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豁达、真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教学内容一、苏轼的生平与创作二、苏轼作品定风波、江城子三、苏轼作品蝶恋花第七章 郭沫若和他的作品天狗1.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对于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有基本的了解,对天狗进行赏析,让学生尝试写作白话诗。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催生的新诗创作。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分析文学与政治联姻

10、的悲剧,让学生对文艺保有一份纯粹的敬畏。介绍郭沫若的作品天狗,让学生感受浪漫主义诗风所产生的强烈感染力。介绍白话诗的基本特征,并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训练。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白话诗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郭沫若创作中政治化倾向产生的原因。难点是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4.教学内容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诗歌创作革命二、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三、天狗的思想和艺术四、白话诗的基本特征第八章 朦胧诗派创作概论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北岛、舒婷、海子等人的作品进行赏析,比较北岛与舒婷的创作风格。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绍朦胧诗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

11、,使学生了解每一文学现象的产生都与特定的时代息息相关,在鉴赏作品时应知人论世。分别介绍北岛、舒婷、海子等人的创作,重点比较北岛和舒婷的诗风,使学生了解个人因素对作品整体风格的印象,从而强化对于知人论世这一鉴赏要求的认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朦胧诗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让学生了解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难点是培养学生用知人论世这一艺术鉴赏方法分析当代作品的意识。4.教学内容一、朦胧诗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二、北岛的创作三、舒婷的创作四、海子、顾城等人的创作第九章 泰戈尔和他的吉檀迦利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经历,对吉檀迦利(选段)进行赏析。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介

12、绍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吉檀迦利清新、欢畅的词风。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泰戈尔的创作特色,欣赏吉檀迦利的诗意美。难点是使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的体认。4.教学内容一、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二、吉檀迦利片段赏析四、学时分配表章序内容课时备注1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作品22春江花月夜43白居易和他的作品长恨歌44唐代与宋代边塞诗之比较45李煜的词作46苏轼的创作47郭沫若和他的作品天狗48朦胧诗派创作概论49泰戈尔和他的吉檀迦利2合计32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一)主用教材: 文学经典导读主编:张卫中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二)参考书: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主编:朱东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出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主编:郭预恒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出版。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主编:吴宏聪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9年出版。 4.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主编:陈思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外国文学简编 主编:朱维之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执笔:王素审定:袁辉 商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