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60790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摘要:为了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开展,必须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撑持。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构想以及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倡议。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开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平安的根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08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开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应,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

2、】。2008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鼓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功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开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开展。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

3、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单薄,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回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

4、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加入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应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效劳队伍根本健全,但其内部短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鼓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爱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5、,经济欠兴旺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不足,又严重妨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工程确实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不足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开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达到农户手中。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

6、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缺乏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缺乏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方案不足衔接,资源配置不足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二是推广伎俩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效劳伎俩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效劳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效劳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

7、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效劳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效劳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平安生产。1.3政策机制缺陷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不足有效的激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不足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开展中重

8、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拟单薄,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根底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缺乏。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开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开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创新

9、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当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根底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开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

10、消化和吸收。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效劳系统农业科技推广效劳体系建设,波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局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效劳机构。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合适的软环境,以标准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11、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发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

12、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08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项目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3.2推进农村科技效劳体系根底设施建设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效劳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效劳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

13、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发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效劳,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效劳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效劳站点。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开展县级科技综合效劳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效劳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遍及与推广。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效劳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

14、综合信息效劳站500个,乡镇效劳点覆盖率到达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效劳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工程及项目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效劳农村。3.4.2引导各类人才效劳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

15、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效劳能力。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效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3.5有选择、有重点开展优势领域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动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伎俩,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规范园创立、农业规范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发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

16、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发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开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展县域经济、实施工程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参考文献: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67-368.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假设干意见.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