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0491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故事两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庄子故事两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庄子故事两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庄子故事两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故事两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4.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学习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学习难点: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2.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学习过程:一、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4.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二、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

2、知识。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德育目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学重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教学难点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教学方法1比较法、阅读、讨论 2、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写故事教具准备 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听故事:讲述“庄周梦蝶”的故事,了解庄子诗意的生活以前庄子做梦变成蝴蝶,完全是一只欣然生动的蝴蝶,十分快活适意,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一会儿醒来,才惊讶自己

3、原来是庄周。真不了解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有分别。这就是所说的物化,也就是变化同为一体,不分彼此,消除物我差别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二、资料助读庄子与庄子介绍三、突破语言关,读故事、说故事。1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2再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板书:(1)惠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

4、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鱼之乐也 是:这。同桌相互检查过关。3说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板书:情节出人意料(不喜却疑、不避自迎)第一则:相梁-往见-欲代-搜-往见第二则: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四、引读提高,品故事。1小组赛读课文,体会巧妙贴切的比喻。提问:(1)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学生思考,明确:(1)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5、如庄子。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如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再听故事: “运斤成风”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庄子与惠子的友谊。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表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

6、想。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可以在冰冷的现实中找寻到诗意,从而丰富我的精神家园。2分角色朗读,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小组讨论、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差异,体会形象鲜明的人物。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一、二组讨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三、四、五组讨论)五、

7、 教师总结: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人物对比鲜明。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六、布置作业写故事:续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巧遇庄子”。板书情节出人意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欲代子相-搜与国中-庄子往见-奇鸟之喻人物对比鲜明。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力辩,重逻辑分析;一巧辩,重艺术观赏。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