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混凝土.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60185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混凝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混凝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混凝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混凝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混凝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混凝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混凝土.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符合当今模板的发展方向的观点是 。A.不定型化 B. 装配化 C.工具化 D、高效、周转使用 答案:A2、跨度7.8米的现浇钢筋砼梁,拆模时所需砼强度不能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_%。A.50 B. 75 C. 25 D、100 答案:B3、外挑跨度5米的现浇钢筋砼悬挑梁,拆模时所需砼强度不能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_%。A.50 B. 75 C. 25 D、100 答案:D4、关于模板拆除,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A. 顺序上先支后拆、先非承重后称重;B. 顺序上先侧面后支撑底面; C. 组合大模板宜分解拆除;D. 支撑件及连接件应逐件拆除,不得损伤模板

2、及砼。答案:C5、钢筋的连接原则为: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_处,同根钢筋上少设接头,砼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_。A. 较大处/错开 B. 较小处/错开 C. 较大处/对齐 D. 较小处/对齐答案:B 6、施工现场砼搅拌的最短时间,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_。A. 塌落度、搅拌机机型和容量 B. 塌落度、投料顺序和和易性 C. 配合比、搅拌机机型和答案:A.7. 施工缝宜留在:( )A.剪力较大的部位 B.剪力较小的部位 C.施工方便的部位 D .B+C答案:D8. 内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结束的标志是:( )A 有微量气泡冒出 B 水变浑浊 C 无气泡冒出且水变清 D 混凝土大面积凹陷答案:C9.

3、内部振捣器除了插点要求均匀布置外,还要求:( )A 快插快拔 B 快插慢拔 C 只插不拔 D 慢插快拔答案:B10. 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自然养护)至少为:( )A 7d B 12d C 14d D 28d答案:C11. 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 )A 抗剪强度检查 B 抗压强度检查 C 抗劈裂检查 D 抗弯强度检查答案:B12.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内热外冷 B.内冷外热 C.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答案:A13、钢筋弯曲时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900弯曲两者之间的差值是( )。A 0.5d B 0.85d C 2d D 2.5d答案:C14、直

4、径6mm的箍筋长度计算按箍筋外包尺寸增加( )计算下料长度。A 40mm B 50mm C 60mm D 80mm答案:B15、直径d( )的受拉钢筋、直径d( )的受压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A 12/16 B 18/22 C 20/24 D 28/32答案:D16、直径大于( )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A 10mm B 12mm C16mm D20mm 答案:B17、钢筋绑扎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A 5 B 8 C 10 D 12答案:C18、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长度的1.3倍)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

5、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A 30% B 40% C 50% D 60%答案:C19、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搭接长度,受拉钢筋300mm,受压钢筋( )。A 100mm B 200mm C 300mm D 500mm答案:B20、两模板搭建时当梁高度大于( )时,应在梁中部另加斜撑或对拉螺栓固定。A 300mm B 500mm C 700mm D 1000mm答案:C21、泵送砼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80mm,水泥不宜采用( )。A 火山灰水泥 B 矿渣水泥 C 、粉煤灰水泥 D复合水泥答案:A22、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不宜选用 水泥。A

6、火山灰水泥 B 普通水泥 C 、粉煤灰水泥 D复合水泥答案:C2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选用 . 。A 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 、粉煤灰水泥 D复合水泥答案:B24、自落式搅拌机不适宜搅拌 。A、塑性砼 B、低流动性砼 C、干硬性砼和轻骨料砼 E、砼的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答案:C二、填空题1、钢筋砼结构工程主要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砼工程、三个工种组成。.2、对于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不小于4米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通常起拱高度为1/10003/1000跨度。3、钢筋的机械连接主要方式有: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套筒连接,套筒灌浆连接。4、浇注砼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自由下落

7、高度2米,否则应采用溜槽或串筒。5、材料在称量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允许偏差:水泥、外掺混合称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水溶液为2%。6、对于大尺寸梁,施工缝宜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对于肋形楼盖,沿次梁方向浇捣时,留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7、钢筋弯曲角度是指原钢筋方向线与钢筋弯曲后方向线的夹角大小。8、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9、砼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性能。10、和易性好的砼有利于保证砼的强度与耐久性。三、多项选择题1、模板及支撑的安装或使用,必须符合 规定。A、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B、不低于6度

8、地震设防烈度 C、形状及位置准确 D、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尽量重复利用 E、接缝严密,不得漏浆答案:A、C、D、E2、钢筋的代换应确保构件代换前后 。A、既满足受力又满足构造要求B、既保证截面也保证斜截面强度 C、重要代换应征得设计院同意 D、可不必考虑代换钢筋直径差值。答案:A、B、C3、为保证砼的质量,对砼运输的基本要求是 。A、使砼终凝前浇入模板并振实完毕B、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均匀性、不离析及不漏浆C、保证其规定的塌落度 D、保证砼能够浇筑连续进行答案:B、C、D4、混凝土内钢筋端点常弯曲成一定角度的弯钩,下列弯钩使用正确的是 。A、1800弯钩常用于级钢筋;B、900弯钩常用于柱立筋的下

9、部;C、900弯钩常用于附加钢筋和无抗震要求的箍筋中;D、1350弯钩常用于、级钢筋和有抗震要求的箍筋中;E、1800弯钩常用于级钢筋。答案:A、B、C、D5、钢筋下料计算时,当弯弧内直径为2.5d(、级钢筋为4d)、平直部分为3d时,其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值为 。A、半园弯钩为6.25d;B、直弯钩为3.5d;C、斜弯钩为4.9d;D、300弯钩为0.35d;E、600弯钩为0.85d.6、钢筋加工包括的工作内容是 。A、钢筋调直 B、除锈 C、下料剪切 D、接长 E、弯曲答案:A、B、C、D、E7、以盘园供货的钢筋调直一般采用冷拉进行,冷拉伸长率宜控制在 。A、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B、

10、级钢筋不宜大于1%;C、当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级钢筋冷拉率可放宽至6%;D、当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级钢筋不超过2% 。E、当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级钢筋冷拉率可放宽至3%;答案:A、B、C、D8、影响砼和易性的因素有 。A水泥颗粒越细,砼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越好; B用水量的影响; C砂率过大,则流动性减小; D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砼拌合物和易性好;E 搅拌机具。答案:A、B、C、D9、提高砼的抗渗性和抗冻性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水灰比;B、控制用水量;C、改善和易性;D、振捣密实;E、加强养护答案:A、B、C、D、E10、泵送砼的配合比要求正确的是 。A、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水泥;B、砂

11、率宜控制在3545%;C、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D、水灰比不宜大于0.6;E、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1:2.答案:A、B、C、D11、选择搅拌机时,要考虑 等因素。A、工程量的大小;B、砼的坍落度;C、骨料尺寸;D、施工期限;E、人力资源答案:A、B、C12、投料顺序应考虑 。A、提高搅拌质量;B、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粘结;C、减少水泥飞扬;D、改善工作环境;E、用水量多少。答案:A、B、C、D13、混凝土搅拌时投料顺序常用的方法有 。A、一次投料法;C、两次投料法;B、水泥裹砂法;D、净浆裹石法 E、先拌砂浆法答案:A、B、C、D、E14、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隐蔽工程检查,

12、包括 。A、钢筋;B、预留预埋管线;C、钢筋保护层;D、施工人员配置;E、施工机具数量答案:A、B、C15、砼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正确的是 。A、无梁楼板柱应留在柱帽的下面; B、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面; C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D墙体的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 E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答案:A、B、C、D、E四、计算题1、计算图示钢筋的下料长度(注:箍筋所注尺寸为外包尺寸)解:号筋: L1=5760+6.25d2=5760+6.25122=5910(mm) 号筋:L2=5760+2502-2.29d2=5760+500-2.29202=6168(mm) 号筋:L3=2a+2b+60=2400+2200+60=1260(mm) 2.试计算图示钢筋的下料长度解:号筋:L1=3502+35002.29d2=42002.29162=4126.7=4130(mm)号筋:L2=320+635+7000.8662+4500+600+6.252202.292040.8520=7803.8=7800(mm) 3某工程砼试验室配比为1:2.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