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6017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家在哪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家在哪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家在哪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家在哪里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家在哪里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家在哪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在哪里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远市梓琛中学 高一 年级 语文 科公开课教案教师姓名黄雪芬授课时间2017.12.14课时1课时课 题 我的家在哪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能力目标:体悟散文的对比手法和语言运用。情感目标:体会冰心老人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感悟人性之美。教学重点体会冰心老人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感悟人性之美。教学难点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年龄阶段,中学生在把握作者的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于领悟在语言中蕴涵的感情,难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所以把重难点放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上,正确朗读文章。教具准备教具:黑板、多媒体、教材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 学

2、过 程(一)导入:“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它”。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歌手潘美辰的歌我想有个家。她用真诚和动人心弦的歌声阐述她对家的认识。的确家不需要太华丽,不需要多大,家不仅是安顿我们身体的地方,更是我们灵魂的寄托处,当我们落寞的时候,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世界,走进她笔下的我的家在哪里,伴随着她的脚步,寻找她心灵深处的家。(二)背景资料 介绍冰心及其生平 (多媒体展示) 对于个体来说,冰心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父母的厚爱,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

3、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长大后,她的爱情、婚姻都是和谐、美满的。 但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她并不可能是完全快乐的。20世纪,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中国的沧桑、苦难她都经历过。文革时期,丈夫吴文藻被划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难,还要罚跪家门三四小时。60多岁的她,每天6点多就得赶车上班去中国作协扫厕所。尽管冰心一直抱着乐观、积极、博爱的态度生活,但她所经历的痛苦不可能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在文中也有涉及。(文中语句示例)。我的家在哪里是冰心的晚年力作。(三)朗读感知初次感悟全文: 分组接力读(角色分配)边读边划出文章中有“家”的句子。(四)初次感悟文本:(多媒

4、体展示)1 冰心老人认为她的家在哪里?(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2 其他的地方是不是作者的家?(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五)通过分角色朗读品味感悟:(第二第三两段) 冰心老人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中剪子巷的特点。(六)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生答案并且点评)1冰心老人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中剪子巷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人们善良,亲切,平和,真诚,友好,生活闲适。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纯净世界)2 在文章4-7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对比?对比一:自己住过的地方与中剪子巷进行对比。(梦中的家与现实中的家作对比)对比二:自己对其他事物无顾无虑,无牵无

5、挂,但对中剪子巷却朝思暮想。对比中,突出老人对中剪子巷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对没有斗争的美好世界难以割舍,对真善美眷念,对纯净世界的渴望。3 “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作者为何要在“家”前面加“灵魂深处永久”几个字? (1) 作为一个迟暮的老人,作者会对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产生无尽的眷念。回首之际,才会发觉这一切都会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2)说明了作者对童年的眷念,实际上是对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与坚持。对那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眷念,对纯净世界的渴望。(七)归纳点拨: 1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

6、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2 年少时的岁月永远也回不去了。中剪子巷只能出现在作者的梦中。表达了作者对中剪子巷深深向往与眷念。(第一段分析) 对中剪子巷深深向往与眷念。表达了冰心老人对没有斗争的美好世界难以割舍,对真善美眷念,对纯净世界的渴望。 3冰心曾说:我的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但北京纵使一无所有,然而有了我的爱,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真善美是冰心一生的追求。 板书设计: 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 梦中的家 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 特点:和谐、宁静、稳馨 现实的家 权

7、、官、级、款、旧(外部环境)小结:回顾学习目标,并且以对联总结 真 善 美 百年老人童年回忆泪洒枕畔 一片冰心世纪眷恋魂牵故园作业:拓展延伸:在作业本上,讲述一个表现了“人性之美”的故事。(其中明天课前演讲的同学讲述自己收集的表现了“人性之美”的故事。)教学后记:这一课的导入我用了台湾歌手潘美辰的一首我想有个家,因其歌词内容跟这一节的主题还是很多的相通的地方。所以当学生听到这首优美撩人思绪的歌后,大概知道我这节课要的主题是什么了。同时这节课,我使用了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这是这节课最满意的地方。不足的是,由于本文是哲理性散文,而且作者写这篇文章已是人生的暮年,文章的内容关系到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思想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人较难理解文章的思想,很难去理解“家”的深刻内涵,所以对于人生阅历少的学生要去把握文章的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很关键,同时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深知这一点,我在课前做了很多工作。但在课堂上由于自身的紧张还是很难很好地做到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今后需要注意和应该努力去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除了要解读文本,还应该在上课前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