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59754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学校课题;飞向太空的航程教 学 目 标知识与 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2、继续学习新闻的与作特色和方法,培养阅读和与作新闻的能 力。过程与 方法朗读、体悟、思考、讨论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所作出的 巨大贡献,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树立为祖国繁荣发展而努 力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获取有用信息;教学难点1. 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2. 找出并品读相关词句,感受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传说 表现了古人飞天的梦想。

2、今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 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能亲眼目 睹这飞天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 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 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 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 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 的。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 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 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 天”历程。二、初读感知,检测预习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耸(smg)入云天喷(p6)射横亘(g峦)橘(j红翌(y 1)年苛刻(k eke)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学生结合预习处理 找出相关段落,学生分析 概括。筛选信息,提炼概括 筛选信息,提炼概括 学生把握作用题的答法 探究标题的

3、含义 体味本文的艺术特色,进 一步把握新闻文体的特 点。写作练习,学写新闻。激发学生对于作 者和本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预习的 良 好学习习惯。 梳理文章结构培养学生阅读分 析、 概括的能力。在思考、讨论中体 会本文语言的 魅力。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社 会现实。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培 养学生的阅读概括 能力。学以致用唤起学生的情感分析文章结构(1-3)导语“神舟”五号飞船 发射,举国关注,不同凡响。(4-26)主体新闻背景中国航 天历史回顾.(27-29)新闻事实“神舟”五 号发射成功(30)结语中华民族飞天梦圆 四、思考探究探究1、导语部分包含哪些新闻 要素谈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 表达效

4、果。时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 时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物:杨利伟事件: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表达方式:描与、议论 表达效果:描写生动形象,给人 以立体感、现场感;议论抒发 自豪感和赞美之情。点明这一事 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 的新闻价值所在。探究2、这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有 什么特点明确:1、富有动感:巧用动词 “飞”,唤起人们对“飞”的动 作的联想;“航程”又让读者感 受到我国航天历史的发展过程。2、内涵丰富。(1)表达了我国 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取 得了神五发射成功;(2)紧扣 文章主体部分内容中国人的航天梦是一个经过几代人不 懈努力的奋斗历程。探究3、主体部分回顾了有哪些

5、 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 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指示。二、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 成功发射。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 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 太空。共鸣,鼓励学生树 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 努力奋斗。四、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 考验。八、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 功发射。探究4、怎么理解“对于中国科 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 能来得比哪年都早” 这里的“春天”不只是自然界的 “春天”,更是中国政治思想上 的“春天”和航天事业的春天。 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崭 新的发展时期。探究5、文中引用

6、美国报纸的 说法,有什么作用 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媒体 评价具有权威性,同时也突出了 我国神五飞天的深远影响。探究6、新闻报道中有很多精 确的时间、数字等,说说其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等,能体现新 闻真实准确的特点,也符合航天 精确的时间要求,所谓“差之毫 厘谬以千里”。同时也可以渲染 当时人们紧张急切渴盼的心理, 传达出激动和欣喜之情。探究7、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神 五飞天”或者其他类似的内容吗 文早虽然报道了神五发射的过 程,但由于返回要到第二天,也 就是21个小时以后。至编辑疋 稿到刊发前,神五还没返回,所 以作者在选材上,只选取了 “飞 天”这一辉煌的历史画面,予以 报道。主体部分

7、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 我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 天梦的艰辛过程。体现了新闻选材的目的性和时 效性,也很契合文章题目所涵盖 的内容。探究&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 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尘封:搁置太久,被尘土盖住。 这句话是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因为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以及 当时的政治等原因,只是处于设 想计划和论证中。五、探讨文章的与作特色这篇新闻把更多的篇幅给 了背景材料一一中国航天史的 叙述,仅在首尾谈及现实场景 神五升天。这样的新闻疋 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你怎么理 解这样的写法呢 明确:(1)背景材料虽然不一 定是最新的消息,但是对于补充 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作用,是新 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 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 出,从而反映出本文作者立意的 角度更咼。六、作业:观察身边事,根据一定事 实,写一则新闻消息,字数在 100300字左右。七、结束语:在2003年10月15日,当 “神舟”五号载着飞天勇士杨利 伟顺利进入太空时,中国人几千 年的飞天梦,终于变为现实了, 我们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几代人 的努力。作为未来社会的缔造 者,我们要更有担当,更有吃苦 耐劳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中华民 族的梦想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